“咱媽在海市有留下一套房產,現在應該是被街道辦管理的,咱媽當年被送到療養院就是為了避開運動的影響,當時媽臨走前就跟我說,那套房我們保不住,我一狠心,就把房子借給了街道辦,幫助街道辦安置附近廠裡的工人,
當時說好以後我們需要隨時可以給收回來,但這都有四五年了吧,也不知道是啥情況了,要是這房子能收回來,誌軍夫妻倆住那是完全足夠的。”何焦旭皺著眉說。
“你說的是咱媽當年住的那套?還是徐彙區的那套洋房?”崔紅茹問。
“咱媽住的那套,那套洋房你就彆惦記了,那時候為了自保,洋房被咱媽借給了當地政府,說的好聽,是借的,但咱心裡都清楚,那就是被沒收了,算是花錢買個安穩,咱媽住的那套要是能要回來也就可以了,那房子我記得也有兩百多平吧,上下兩層,不過有個院子,獨門獨戶又靠著道邊兒,位置也是不錯的。”何焦旭也想著要把房子要回來。
“這些年不知道咱媽那房子維護的咋樣,要是跟其他人家似的,一戶住進去四五家人,那房子咱就未必弄得回來。”崔紅茹提起這個也覺得頭疼。
“這兩天我請假回去看看,要是能拿回來最好,咱花點錢重新翻修下,要是拿不回來,咱再想著買房的事兒,等我去看看再決定他們的東西是托運回揚市還是直接托運到海市。”何焦旭下定了決心,這才提起精神繼續吃飯。
崔紅茹看了看周潔,“老大家的,你們彆覺得我們老兩口偏心,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們那時候房子是咱自家的,分給你們住也就沒額外花錢,這房子前兩年已經過戶到你們名下了,
你弟弟這房子應該是比你們的好的,但你們也彆有啥怨言,要是他們也是回揚市,那得的房子也跟你們現在的差不離,可他們是去海市,那邊要是能把你們奶奶的房子拿回來,那住的條件確實比你們好太多,可這也不是我們特意的偏心,畢竟,時移世易嘛。”
周潔看何誌成沒有接話的意思,一直忙著吃飯,便開口:“媽,你說啥呢,我們現在住的房子已經很寬敞了,三口人就住著八九十平的,那些十幾口人擠在七八十平的房子裡頭的人家可也不老少,我們不是那不懂事兒的,不會挑理的。”
崔紅茹看著大兒子一家確實不在意這個,也就放了心:“那老何,你先去看房子的事兒,要是定下來了,到時候再電報給孩子讓他們直接托運到上海,大不了咱們特意跑一趟幫忙收拾就好,如果短時間定不下來也沒關係,先托運回家,等以後咱再借車給運過去也成,就是麻煩些罷了。”
何焦旭點頭應下,吃完了飯,要辦的事兒也安排的差不多了,何誌成一家就回去了,路上,何誌成借著月色拉著周潔說:“謝謝你大度,今天媽叫咱們回去應該就是擔心要是給小軍在海市弄了房子,房子的各方麵也都比咱們的好,怕咱倆不高興,現在她也算是放心了,等小軍回來了,咱們離得也不算遠,以後至少逢年過節的也能碰上麵,爸媽也不用總是惦記這個擔心那個了。”
周潔笑了笑:“這有啥好計較的,咱媽也沒虧待過我,要是凡事都講究公平,那就沒了人情味兒了,我已經很知足了,爸媽不偏心你倆任何一個,對我也很愛護,咱倆結了婚就單獨過,沒有彆人家那一地的雞毛,我可是掉進了蜜罐裡,要是在不知足,那就真是不懂事兒了。
說這房子,跟你結婚前我都做好了跟婆婆住的準備,我家你也是知道的,七八口人住在六七十平的房子裡,天天不是這個吵就是那個鬨的,真的是煩死個人,嫁給你,三口人住著大房子,已經是多少人求不來的生活了。”
何焦旭看她是真心的不在意,也才放了心:“這段時間我先聯係下退伍的戰友,他們有在鐵路局的,要是能把托運搞定,爸就省心了不少,奶奶的那個房子也不知道會咋樣,要是弄不回來,買房可就有些麻煩了,現在大家住房都緊張,房屋買賣,太難了。”
兩天後何焦旭請了三天假開了介紹信去弄房子的事兒,他先去長寧區得房子那邊看了下,院子門是關著的,圍牆壘的挺高,他也不好扒門看,正好不遠處有個類似於小花園卻還算不得花園的空地,那邊有些年紀大的人穿著厚重的棉襖,坐在亭子裡下象棋的,拿著收音機聽京劇的,反正也挺熱鬨的。
他走過去也找個地方坐著,看了一會兒下棋,沒一會兒就跟幾個人混熟了,狀似無意的開口問:“大哥,這附近住的人不多?我家那邊出來遛彎兒的可比咱這邊兒人多不少呢,還是天冷都在家待著?”
其中一個棋友笑嗬嗬:“這兩年平反回城的人不少,咱這片兒以前就是富人區,這附近的房子早些年被征用,被街道辦租借給附近大廠的職工,現在人家原主人回來了也沒地方住,街道辦得給解決吧,有些大廠還特意蓋了家屬樓給表現好的工人分房,這不,就有人陸續搬離了,所以現在人看著才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