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姐扶著奶奶點頭應道:“您放心,時辰我記下了,回頭我就記到本子上,絕對記不錯。”
孩子先被抱出來,王大姐很迅速的抱到懷裡,護士笑著說:“恭喜張景豔家屬,男孩兒,六斤八兩,很健康。”
奶奶緊張的問醫生:“我孫媳婦兒怎麼樣了,啥時候能出來?”
護士笑著回道:“在給產婦收拾呢,最多半小時就能出來了,家屬在外麵再等一會兒。”護士說完,左右看看,疑惑地問:“孩子爸爸不在嗎?”
奶奶回道:“孩子爸爸在上學,今晚就能回來了,是有什麼事嗎?我是產婦的奶奶,有事跟我說也是一樣的。”
護士點了點頭:“產婦等下回病房的時候需要把她轉移到病床上,要是你們這邊沒有男同誌能搭把手的話,我就聯係下我們的男醫生幫個忙也行,有家屬我就不用找人了。”
“那就麻煩你們幫忙找人搭把手吧,這邊就我們祖孫在,今天不是周末,認識的人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學,一時半會兒也聯係不上。”奶奶說道。
護士笑著回她:“沒關係的,我等下去找人幫個忙就好,您彆著急,再等會兒啊。”說完就轉身回了產房。
奶奶這時候才有心情看下孩子,孩子很安靜的被抱著,小臉有些泛紅,但並不像現下普遍的新生兒似的皺巴巴,反而還比較胖乎,老太太看著稀罕極了:
“景豔個子高,骨盆大,這麼重的孩子還能生下來也不容易,這孕期營養也跟得上,看看這小臉兒,都長開了。”
王大姐也跟著點頭:“六斤多確實算是大胖小子了,這孩子在娘胎裡可沒受委屈,長得是比一般孩子大了不少,您看,這胎毛還挺密實的,以後這孩子頭發一定很好。”
有了懷裡的孩子陪伴,在產房外的等待也並不枯燥,好像也沒過多久,景豔就被推了出來,她真的是累壞了,睡得還挺實誠,從產房到病房一路上都沒醒。
在路途中,小護士跑出去找人,等到了病房的時候,已經過來了兩個醫生,其中一個就是給景豔產檢把脈的秦醫生,大家幫著把她換到了病床上,秦醫生給景豔把了把脈:
“還不錯,沒傷著,雖說坐月子的時候需要補補,但是不要吃的過於油膩,豬蹄黃豆湯、老母雞湯之類的最好把浮油撇掉再給產婦喝,
還有,忌辛辣,鹽味需要淡些,其他的倒也沒什麼忌口,正常吃就成,不過等她醒了先吃些清淡的,湯麵條或是粥都行。”
王大姐仔細聽著,邊聽邊點頭,秦醫生有看了看孩子:“孩子看著也挺好,個頭不小,等排了胎便就能喝奶了,如果產婦暫時奶水不足,可以先給孩子喝點奶粉也成,你們準備奶粉了嗎?”
奶奶點頭:“準備了一袋兒,帶過來了,奶粉票也有幾張,如果景豔奶水不夠,我們再淘換就是了。”
秦醫生確定也沒啥需要囑咐的了,也就點點頭:“月子期間切記吹冷風、碰冷水,骨縫還未完全閉合,容易受涼,要洗澡、洗頭的話必須是溫熱的水,頭發及時弄乾就行,
月子期間也要注意個人衛生,彆說什麼不能洗頭、洗澡啥的,如果當媽的太臟,孩子的健康也會被影響,隻要注意保暖,其實影響不大。”
奶奶連連點頭:“我們記住了醫生,麻煩您了,那個,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出院?”
“住院三天吧,之後就能回去了,等你孫子過來了讓他來找我一趟,我給開些中藥,回去用水煮了泡腳,幫助排除惡露。”秦醫生回道。
奶奶聞言眼睛一亮:“好的好的,等誌軍回來了一定讓他去找您,您在哪個科室?”
“我在張景豔孕期一直是她的醫生,我姓秦,秦朝的秦,等你孫子過來了你跟他提一下他就知道去哪裡找我了。”秦醫生笑著說,囑咐完了,就跟另一個男醫生一起離開了病房。
另一個醫生有些好奇的問:“老秦,你怎麼對這家這麼上心?是認識?”
秦醫生搖搖頭:“不是認識,這個產婦在孕期的時候就相信中醫,每次產檢都是來找我把脈的,這年頭西醫出頭,中醫被打壓,難得遇到一家這麼相信我的病人自然是要上心些。”
另一個醫生笑道:“你呀,還是這麼執著,那些年被批鬥的苦都沒把你嚇到,你說你咋就這麼倔強呢。”
“我可是中醫世家出來的,如果連我們都被迫放棄,中醫,就真的會泯於後世的,那我們這一支脈就是罪人,所以哪怕是扛也得扛住,
好在現在雖說不提倡但也沒有繼續被打壓,我在咱們醫院不也有一個獨立的診室嘛,醫院也有中藥房,我知足,以後啊,會越來越好的。”秦醫生聲音溫和,一點兒也沒有當年受苦的憤恨。
醫生護士接連離開,病房裡又恢複了安靜,王大姐把孩子放在隔壁的空置病床上,奶奶坐在床邊看著孩子,王大姐把帶來的尿布拿出來五六張放在一邊,又把洗尿布專用的臉盆放在地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