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單乾之後,儘管還沒有正式的文件出台允許個人做生意,其實已經大致放開了。
李衛民作為向陽集團的帶頭人,新城的先進工作者,絲毫都沒有藏私,讓向陽集團的銷售人員告訴受眾群體,拖拉機和三輪車除了乾農活之外,還可以跑運輸。
這時候跑運輸的還比較少,膽子大的不要太掙錢,比上班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拖拉機和三輪車再牛逼,也不可能跑太遠。
不過,短途運輸就夠了,一台拖拉機或者一輛三輪車,賺錢的能力比好幾個人都強!
彆的地方還在用牲口運輸,新城的公路上已經到處都是拖拉機和三輪車了,而且還都是向陽牌!
李衛民這麼一搞,不僅促進了拖拉機和三輪車的銷量,還加快了新城的物資流通。
流通快了,經濟就能搞活。
看到這麼多人都賺了錢,更多的新城人坐不住了,紛紛加入做生意的行列。
新城人有錢了,新城的領導卻發了愁。
張海山身為新城一把手,第一個坐不住。
這麼多人做生意,萬一上頭追究起來,自己第一個倒黴!
派人一調查,好家夥,帶頭做生意的居然是紅星公社的人。
向陽集團發展得很快,對各種物資地需求量都很大。
李衛民吸取前世的經驗,並沒有給向陽集團弄太多的配套公司。
工地需要運輸材料,就交給那些有拖拉機和三輪車的人。
購買拖拉機和三輪車最多的,恰恰就是紅星公社的人。
拖拉機和三輪車的銷量上去了,紅星公社的人也賺到錢了,還減少了向陽集團管理的負擔,一舉好幾得的事情,為什麼不乾!
什麼,既然跑運輸那麼賺錢,為什麼還有人去向陽集團上班,為什麼不都去做生意?
吃饃蘸尿,各有所好。
有願意冒險做生意的,就有想穩穩當當上班掙工資的。
就算到了幾十年後,信息高度發達,也不是所有人都自己單乾,上班的仍然大有人在,何況是現在。
發現紅星公社是私人做生意的老窩,張海山連忙把李衛民叫到了辦公室:
“衛民啊,最近咱們新城的社會風氣,我怎麼感覺有些不穩啊,你怎麼看?”
李衛民哪知道張海山的小九九:
“張叔,我感覺挺好的啊,難道你沒發現,咱們新城老百姓的日子正在越過越好,欣欣向榮嗎?”
張海山扯了扯嘴角:“衛民,你是光看到老百姓過得越來越好,沒看到背後的風險啊,大家都跑去做生意了,誰還上班,誰還種田,萬一上頭追究起來怎麼辦?”
李衛民算是聽明白了,合著老張同誌是把握不住上頭的政策。
“張叔,你就放心吧,以後上頭的政策隻會越來越寬,不會再走回頭路,聽說南邊有個深城,現在已經全麵開放了,人家生意做的一個比一個大,咱們新城這些小打小鬨在人家麵前,根本就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