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去一周,九龍倉股價突破20港幣每股。
再過一周,九龍倉的股價已經突破30港幣每股。
隨著九龍倉股價不同尋常的大幅飆升,嗅到‘腥味’的大大小小財團以至香江市民,意識到正有財團收集九龍倉股票,一場空前的激烈的收購戰爆發在即,紛紛蜂擁入市,將九龍倉股票炒得熱火朝天。
1977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包裕剛剛剛下班回來,在和夫人,包宇一起吃了晚餐,他突然接到打來的電話。
包裕剛聽完那個電話。
他知道,現在外界已經知道他要收購九龍倉了。
“bob,出事了。”包裕剛立刻上去找包宇。
“爹地,出什麼事了?是不是你悄悄讓人買入九龍倉股票的事,外界知道了。”
“確實,剛剛隆豐國際投資的人打電話來說,外界已經知道我在讓買入九龍倉股份。”
隆豐國際的前身是隆豐投資有限公司,創辦於1918年,原本經營的業務為證券投資及貸款,其後成為會德豐集團旗下的附屬公司。
六十年代逐步被包裕剛收購,轉歸包氏旗下。
包裕剛利用該公司的上市地位籌集資金並貸款給旗下船務公司,隆豐國際逐漸增加對船隻方麵的投資,並建立自己的船隊。
這次就是包裕剛悄悄讓隆豐國際的人在暗暗吸入九龍倉的股票。
沒想到,現在還是被人發現了。
包宇算了一下,從十月份開始買入,到現在十二月份,算下來也就是兩個月的時間,現在外麵市場上的人知道包裕剛要買入九龍倉股份的人確實算不上什麼。
首先,這已經超過兩個月時間。
再有,九龍倉的股價從十多塊漲到現在三十多塊,如果市場上那些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曆史上,李加成是在1978年1月初開始讓人悄悄買入九龍倉股份,在3月份的時候就被人知道了。
算下來也差不多是兩個多月時間。
“爹地,誰最先發現的?”
“聽說是信報的記者,還有李加成可能也發現了。”
信報的記者?
包宇知道信報的記者,還有那些股評專家,像那位思聰都不簡單,因為是對方最先發現九龍倉股價很低,本身資產又那麼高,九龍倉自然非常有收購和炒作的價值。
現在信報的人已經猜到有人在買九龍倉的股票,一開始可能還不知道是誰,但是通過調查在得知是隆豐國際,然後也就知道背後是包裕剛了。
至於李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