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夏拍了拍賀鴻宇的肩膀,讚歎了一句,才繼續說道:
“這次我們去塞漢壩,除了帶孩子們玩玩之外,就是深入了解一下塞漢壩。
特彆是植樹造林的那段特殊時期,還有這些年來塞漢壩綠化的具體情況。”
“子夏,這個你放心。”
郎文星接過話茬兒,道:“我已經提前安排人過去調查了,到時候他們會把走訪、搜集到的資料整理成冊,全都交給你。”
郎文星對以‘塞漢壩’為主題的影視劇很重視,所以那天在和劉子夏聊過之後,第二天就安排了專業團隊奔赴塞漢壩。
不隻是編劇部門的人,還有攝影部門以及統計、資料整理部門。
算是一個比較完善的團隊了。
“那就好。”
劉子夏點點頭,道:“按照我的想法,如果要以‘塞漢壩’為主題,就必然離不開綠化、離不開植樹造林。
畢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嘛!”
“夏叔,我這次去那邊也是主抓林業、旅遊還有環保工作。”
賀鴻宇說道:“到時候有什麼需要的,特彆是資料方麵,我一定全力提供給您。”
劉子夏笑嗬嗬地說道:“好,那我就先謝謝你了。”
“夏叔,應該是我謝您才對。”
賀鴻宇趕緊說道:“您的劇本如果創作出來,那就是在宣傳塞漢壩,當然應該是我感謝您了……”
“行了,你們兩個也彆相互感謝了。”
李夢一走過來,瞧見兩人的模樣不由得笑著說道:“先吃點餛飩吧,放涼了就不好吃了!”
……
老郎就是一個碎嘴,這邊帶著賀鴻宇蹭了一頓餛飩,臨離開之前就又催促劉子夏幫他宣傳《舌尖》。
所幸現在已經到月底了,劉子夏也就不再墨跡,而是打開微博編輯了一段內容,發了出去:
“我工作室同文星娛樂傳媒集團的拍攝團隊,跋山涉水、踏遍全國,尋求各地的美食。
在經過了長達兩年時間的沉澱和搜集之後,重返京華,開始了華夏第一部全新美食類紀錄片的製作!
整個團隊沒日沒夜、奮戰了半年的時間,《舌尖上的華夏》終於問世了!
紀錄片從食材、主食、轉化……等方麵,講述食物與人的故事,一個故事一段人生!
而作為一部以介紹美食為目的的作品,我們這次完全顛覆了以往傳統美食節目:
加多少克油鹽醬醋,再加什麼食材……的死板方式。
而是以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地理、風土、人情……等美食背後的故事。
我們並不想要那些過於教條的內容,想要的是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背後,那洋溢著樸實的氣息,以及生存智慧層麵的東方生活價值觀!
在華夏有一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這才是幾千年來咱們華夏人的真實寫照!
(ps:《舌尖上的華夏》自7月6日在央視一套開播,每周的周六日晚8點,各播放兩集。)”
這一次劉子夏的微博宣傳,依舊采用的文字加圖片的形式,圖片是《舌尖》的宣傳照:
上麵是紅白相間的山巒,隱約看到那山巒上似乎有著肉類特殊的紋理。
中間是一片湖海,湖海之上一身披蓑衣的人在泛舟而行,那湖海之中似乎還跳躍著魚蝦。
下麵則是一片金黃色的麥田,細看還能發現裡麵摻雜著玉米和水稻。
左下角‘舌尖上的華夏’一行黑色的楷體字,而在右下角則是一雙筷子,夾著那麥田和湖海。
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華夏傳統水墨畫的形式來展示的,非常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