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說的,確實都是我們華夏的傳統文化。”
看著記者還有粉絲們,劉子夏緩緩地說道
“不過,我覺得在咱們華夏廣博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夏武術,理當屬於我泱泱大中華的一朵文化奇葩!這些拳腳‘功夫’,也是最早出現在咱們華夏的影視劇中,最具華夏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劉子夏的話,讓現場陷入了一陣沉寂之中。
想想也是,自從華夏開始自製影視劇之後,除了那些單純的情了愛的影視劇之外,其他的影視劇中,都會出現武術的影子。
曆史、戰爭、都市、軍旅、警匪……不管用到的多或者少吧,似乎都有華夏武術的出現。
啥?你說太籠統?
那我就問問你,軍體拳算不算華夏武術?
但凡上過高中,或者度過大學的人,在軍訓的時候,這個軍體拳事都會接觸到的的。
儘管軍體拳融合了很多東西,但是追根尋源,還是源自我們華夏的古武術!
這一點,不可否認!
“對啊,我怎麼就把華夏武術給忘了呢?”
“就是,少林、武當,那多有名啊,這不都是我們華夏的傳統武學文化嗎?”
“就連現在很多老外,都會說一句‘華夏功夫’,甚至功夫這兩個字的發音,都是咱們華夏的音譯……”
現場的人以及網友們,總算回過神來。
千算萬算,獨獨算露了華夏功夫,虧得劉子夏打從一開始就在強調這一點!
他們感到很羞愧啊!
“正是因為華夏武學極具華夏傳統文化的代表性,我才有了拍攝一部,宣傳我們華夏傳統武學文化的電影。”
劉子夏臉上出現了嚴肅的表情,他繼續說道
“這樣一來,既能激起我們華夏人學習和傳承華夏傳統武學的心,又能讓全球的人都知道,我們華夏的功夫是最棒的!進而吸引他們來咱們華夏,來了解咱們華夏的各種文化。我這樣回答,陳記者你還滿意嗎?”
“滿意,滿意!”陳寧連連點頭。
不說他來了,在場的記者們也紛紛把劉子夏的給記了下來。
這年頭,還這麼有社會正能量的明星藝人們,已經不多見了。
“下一個問題,左側的那位女士。”等陳寧坐下了,劉子夏又點了一名記者。
那名女記者站起身來,說道“劉先生您好,我是江浙衛視的記者姚紅。在華夏,其實已經拍攝了不少宣傳咱們華夏武學的影視劇了,可是收效並不好,您為什麼對《攻守道》這麼有信心呢?”
這個問題是個亮點,所有記者們都精神了起來。
“我當然有信心。”
劉子夏信心滿滿地說道“我出身上滬劉家,各位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們劉家不光是醫學世家,更是古武世家,我們劉家的家傳五禽戲,更是傳承自神醫華佗。”
說到這裡的時候,劉子夏頓了頓,繼續說道
“看到我身邊的這三位了嗎?這位張華生先生,是武當影視公司的總經理,同時也是武當派掌門的親傳弟子;這位是釋永楨大師,是少林影視製作公司的武術總監,同時也是少林寺的監院;至於這一位,他是‘長江大俠’呂紫劍大俠的第三子呂塵風,同時他也是咱們華夏武術協會的副主席!”
劉子夏每介紹一位,就有一人站起來和眾人打招呼。
除了釋永楨雙手合十,和眾人打了個佛禮之外,張華生和呂塵風,全都是右手握拳在內,左手成掌搭拳在外,合攏在胸前微微晃動,行的是抱拳禮。
這是練武之人,最典型的‘吉拜’!
所謂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這三人一行禮,在場就有人看了出來,在心中暗暗點頭。
“我去,武當、少林,外加一位武林世家的傳人,這部微電影是真值得期待了!”
“之前那些有關功夫的影視劇,動作什麼的看著厲害,其實都是花架子、特效,有了這三位,應該用不到特效了吧?”
“也不一定,現在娛樂圈的演員,又有幾個真正會功夫的……”
聽到劉子夏的介紹,現場的記者粉絲,還有網上網友們又激動了。
總以為江湖離他們很遠,沒想到這裡就遇見了三位‘江湖人物’,而且聽剛剛的介紹,他們還都挺有地位的。
“這三位,將作為《攻守道》的武術指導,全程跟拍。”
劉子夏沒等中的震撼過去,就繼續說道“除了這三位之外,整部《攻守道》的演員,我都會從各傳承世家以及門派挑選合適的人選來出演,絕對不會粗製濫造。”
什麼,什麼?
還會去從各傳承世家和門派挑選,這不是真的吧?
是他們和這個社會脫節了,還是說江湖一直都在,隻是他們一直都沒進江湖?
確定不是在拍武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