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文星接過了話題,道“現在,國內的宗教問題很敏感。那部《西遊記》因為對仙佛描寫地很係統化,同時也比較詳細,這才獲得了國家宗教部門,以及佛道兩教的承認,並且他們還對你心存感激。
但是你現在要寫的是宗教之間的爭鬥,到時候要引申到現實生活中的話,佛、道兩教的人,還有那些信徒們可是不會放過你的,你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因為《西遊記》的出現,國內甚至是全球,一直沒有係統傳承的佛、道兩教,在經過長時間查找各自宗教典籍、資料,以及相互印證之後,總算承認了《西遊記》裡麵的佛、道體係。
並且,為了向劉子夏表示感謝,佛、道兩個協會,還專門向劉子夏發了感謝信。
記得當時劉子夏是不怎麼在意的,因為那段時間他實在是太忙了,沒時間理會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他隻是回複了一下佛、道兩個協會,當時那兩個協會還感到挺遺憾的呢!
“我說的宗教爭鬥,可不是佛、道之爭!”
劉子夏有些無奈地說道“我說,你們是不是等我講完再說話啊?老這麼打斷我,問題又那麼多,我就算一個小時都說不完啊。”
“得得得,這是嫌棄我們的問題太多了!”郎文星哈哈笑了起來,道“那我們就不問了,你繼續說吧,我們洗耳恭聽。”
“這不就得了!”
劉子夏翻了個白眼,說道“但凡懂點曆史的華夏人都知道,帝辛在位期間,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和夏朝最後一位帝王履癸,也就是夏桀,並稱‘桀紂’的典型暴君。
就是因為他的殘暴無道,才導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的。
而我準備的這部小說,著重寫了紂王的暴虐,然後摻雜了一定的宗教鬥爭,而這些宗教裡麵仙神們的鬥爭,其實就是代表了大商和大周之間的爭鬥。
在整部小說裡麵,出現了一共四個宗教,分彆是
代表著人族的,由老子創建的人教;代表著大周,由原始天尊創建的闡教;代表著大商,由通天教主創建的截教;以及代表著西方,由準提和接引道人創建的西方教。
在整場武王伐紂的戰爭中,人教、闡教以及西方教,全都是幫助大周的,至於剩下的截教則是幫助大商。”
“哎,不對啊,子夏。”
一直都沒有說話,隻是默默聽著的唐一帆說道“我記得老子是道教創始人,元始天尊是道教三清之一,通天教主又是誰啊?”
“唐總,你還知道這個啊?”常誌平有些驚訝地看著唐一帆,問道。
“我為什麼不能知道這個?”唐一帆說道“我爸就是典型的道教徒,在我和一梵小的時候,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時間,拉著我們拜三清!”
“好吧,令尊還真是……虔誠啊!”常誌平憋了老半天,吐出這麼一句話來。
“好了,好了,彆鬨了。”
劉子夏打斷了兩人的談話,說道“我之前不就說了嗎?這就是一部小說,裡麵的人物也好、情節也好,全都是我杜撰的。
我承認,老子、原始天尊……他們這些人的設定,原型確實就是道教三清,但是也有一定的區彆。至少,名字上就不一樣。”
“好吧,劉總,你繼續。”唐一帆點點頭,表示理解了。
反正是小說,就算裡麵會有和現實衝突的地方,隻要不是什麼原則性的東西,相信就不會有人去真正地追究。
“我說到哪了?”
劉子夏捋了捋思緒,說道“哦,對!在武王伐紂的過程中,截教弟子每每出手阻攔周軍,都會被闡教的人給化解掉,兩個教派的人各顯道術,互有殺傷,結果截教失敗,紂王凶而,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
“這就完了?”郎文星聽得正入神,聽到劉子夏說分封列國,還以為就這麼完了。
“當然沒完!”
劉子夏搖搖頭,說道“整部小說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高潮部分,這個時候才出現,在大軍回國之後,最重要的封神就開始了,使有功於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足後封神圓滿,被分封的眾神各領神職,各司其職!
到這裡,小說才算完了。
怎麼樣,各位,你們覺得這部小說,有沒有研發價值?”
劉子夏話音剛落,在座的眾人就相互之間,竊竊私語起來
“聽起來,好像很有意思的樣子啊!”
“是啊,而且感覺整部作品格局很大,能開發的東西也有很多。”
“感覺曆史性、神話性、宗教性,分地都還挺明確的,可以搞一下。”
“整體感覺還是不錯的,就是不知道最後呈現的效果怎麼樣?”
“怪不得劉總說和《西遊記》有一拚,還真是,場麵很宏大……”
在做的都是夏月工作室各部門的高層,他們對一部作品是不是有研發價值,自然有著自己的一套評判標準。
從目前來看,他們對《封神演義》還是比較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