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樂大典》的開場,屬於那種特彆傳統的,古典氣質的感覺
華貴的木質背景,然後琵琶、編鐘、古箏……等華夏傳統樂器一次出現,期間伴隨著典雅的琴瑟、竹笛的聲音,讓人的心情一瞬間就平靜了下來。
而這樣的節目開端,直接引爆了水軍團體的吐槽任務
“哎,這上麵都是些什麼玩意兒啊?這也是樂器,根本就不認識好嗎?”
“這風格也太古典了吧?宣傳的時候還說有創新呢,這不是騙人嗎?”
“快快快,趕緊轉台,說不定還能趕上《電音英雄》的開場呢……”
水軍嘛,就是典型的打工仔,而且還是很講信譽的那種。
既然收了人家的錢那就要完成任務,反正噴就是了,集中所有的力量,給你的開場先噴一波再說!
那些正在用手機看這檔綜藝節目的網友們,倒是沒什麼反應,或者說他們也沒時間去搭理這些水軍呢。
觀眾們所有的精力都已經放到節目裡去了,誰管你黑不黑呢?
所以,水軍團體的第一波攻擊,就像是打在了一團棉花上,讓他們感覺異常地難受。
就在他們琢磨著為什麼會收不到效果的時候,這邊節目的開場已經完結了,然後一個畫麵出現了
那是山郭水鄉、萬裡長城!
古琴聲悠然而起,鬆散而曠遠“古琴雅韻,國樂是繞於高山的,千年踵音!”
話音落地,畫麵再轉,這次出現的是華夏鼓樓瓦房下的一名吹笛人。
笛聲悠揚,繚繞在山水之間“玉笛飛聲,是散入洛城的,無邊鄉愁。”
當玉笛聲消失,第三個響起地,是編鐘清脆而渾厚的聲音。
紅磚綠瓦,高牆大院之下“踏過千年的國樂,是曆史!”
“悠悠音弦,流動至今,延續刻不容緩,傳承以為使命!”
隨著宮廷奏樂聲傳來,接下來呈現的畫麵是金碧輝煌的故宮,那雄偉的城門樓、金黃色的琉璃瓦、夕陽下威嚴的龍頭雕刻,無不彰顯著曆史的厚重!
在故宮畫麵之後的是個人采訪,依次在大熒幕中出現的,是劉子夏、白蓮升、黃炳坤……
“《國樂大典》,能為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新民樂作品!”
“立足於傳統,背靠華夏文化,再去放眼世界、對話世界,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用民樂、用國樂、用我們華夏的音樂,作為一份美好的禮物,獻給世界……”
當看到黃炳坤黃老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觀眾們都沸騰起來了。
沒辦法不沸騰,黃炳坤那是誰?
那可是華夏現代音樂的奠基人,華夏音樂家協會的主席,同時也是華夏文娛協會的名譽主席。
節目組,或者說劉子夏竟然把這位老人也給請來了,這得是多大的麵子啊?
所以他們躁動了
“黃老竟然親自幫我夏錄製vcr,我夏威武!”
“黃老這話說得多好呢,不過他也確實把華夏音樂推向世界了。”
“你們沒發現,黃老說話的時候,始終抓著我夏的手嗎,這關係,嘖嘖……”
華夏的觀眾們炸鍋了,幾乎所有的年輕觀眾們都奔赴了網絡。
甭管是《國樂大典》的官方網站,還是夏月工作室的微博,全都開始瘋狂地刷起了評論。
其實,很少有綜藝節目在剛開始這麼幾分鐘的時候,就能讓觀眾有這麼大的反應。
不得不說,《國樂大典》創造了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