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玄皇帝_過河卒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武俠修真 > 過河卒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玄皇帝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玄皇帝(2 / 2)

清微真人再度望向齊玄素。

哪怕有三大陰物護著自己,齊玄素還是有點發虛,想問天師或者地師該怎麼辦,總不能指望他跟清微真人一戰。

也許以後可以,絕不是現在。

隻是地師好似離開了一般,沒有任何動靜。

齊玄素隻好硬著頭皮說道“掌軍真人,我怕你出什麼意外,特來助你。”

清微真人看了眼齊玄素身邊的三大陰物,笑道“是地師的意思?隻有地師才能驅使三大陰物。”

齊玄素沒有說話,他當然不能把地師賣了,可一時間也想不出其他借口,隻好沉默不語,默認總比口頭承認更有拉扯空間。

“幽冥九陰尊”又變回了殷先生的模樣,開口道“真人鎮壓異域神靈,當真是神威無量,可真人畢竟不是真正的長生仙人,借助外物之力,終有窮儘之時,真人此時還有幾分餘力?若能鎮壓我們三個陰物,又何必廢話?”

這話倒是提醒了齊玄素,一番大戰下來,伊奘諾尊和三大陰物都成了強弩之末,清微真人雖然漁翁得利,可他畢竟不是國師,也好不到哪裡去。

以太平道的心狠手辣或者說殺伐果斷,真要能抬手取他性命,又何必猶豫?畢竟這裡是神國,就算殺了他,也不會留下什麼

伏筆或者把柄。難道天師或者地師會站出來指認清微真人殺人滅口?

清微真人笑了笑,並不否認。

此時的神國已經破碎,可以透過裂開的縫隙看到外麵真實世界的部分景象。

這些縫隙不足以讓過於強大長生之人進入其中,若是強行進入縫隙,會撐破這些縫隙,使其化作亂流。

神國層麵的大小概念與真實世界的大小概念完全不同,在神國層麵,境界修為高,嬰孩也是大,境界修為低,巨像也是小。

打個比方,神國縫隙就好似是船與船之間的搭板,承載的重量有限,長生之人過重,強行過去,其結果就是搭板斷裂,落入船與船之間的海中。

清微真人向外望去,不是望向伊奘諾尊的本尊,也不是望向幾名長生大妖,而是望向更遠處的地方。

那裡有東海水師的艦隊。

東海水師提督軍務總兵官走出艦橋,來到甲板上,手中捧著一方錦盒。

錦盒的蓋子已經被打開,裡麵放著一方玉璽。

大玄皇帝所持仙物之二,“傳國璽”。

傳說有一玉璧,名為“和氏璧”,被祖龍得到之後,雕為玉璽,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曆代帝王皆以得“傳國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得之則象征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儘”。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由此便促使欲謀大

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千餘年,忽隱忽現,待到大魏太祖皇帝起兵驅逐金帳時,已經杳無音信。

有傳言說當年玄武樓一場大火,傳國璽不知所蹤;有傳言說大晉幼帝被金帳大軍追到南海之濱,抱著傳國玉璽跳海而亡;也有傳言說金帳將“傳國璽”帶回了草原王庭,大魏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兩代帝王之所以數次北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追回傳國玉璽。

其實“傳國璽”是落在了儒門的手中。根據社稷學宮的記載,火燒玄武樓,那位亡國之君抱著“傳國璽”躍入火海之後,“傳國璽”就落到了儒門手中,在此之後的“傳國璽”皆是仿造贗品。大魏朝廷乾脆沒有仿造“傳國璽”,隻有普普通通的天子六璽。

待到道門擊敗儒門,這“傳國璽”自然也落在了道門手中,成為大玄皇帝的四仙物之一,畢竟大玄皇帝也是唯二的超品道士,更在一品天真道士之上。

誰也沒想到,大玄皇帝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不僅將“趕山鞭”借給了清微真人,還讓東海水師提督軍務總兵官攜帶著“傳國璽”來到了東海之上。

這位一品武官高舉手中玉璽。

方圓四寸,上紐交九龍。

如果說“天師雌雄劍”對應“刑柱”,那麼“傳國璽”便是對應北龍。

北龍將死而未死。

一道龍形光華穿過神國縫隙,進入神國內部,盤旋於清微真人

的頭上。

這條微小的北龍吐出一道玄黃氣息,垂落下來。

一瞬之間,清微真人九龍繞身。

清微真人半是感慨半是歎息道“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然後他望向齊玄素和殷先生“現在,我殺得你二人否?”



最新小说: 江湖絕情錄 寶可夢:怎麼辦?嶽父總想手撕我 分久必合[娛樂圈] 你是我生命中最閃亮的光 鬼域之流夜重啟 女帝修真攻略 主神之女 總有師父在坑我 我的師父是風男 毒醫狂妃有點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