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有機會將太陽帆推入太陽的恒星軌道周圍。
太陽帆與打氣摩擦產生劇烈的熱量的問題林雲不擔心。
因為錸晶矽打造的太陽帆所能承受的熱量驚人。
這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現在唯一需要考慮的,是軌道發射裝置的瞬發力量!
科技藍圖係統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利用燃料瞬間爆燃後產生的巨大推力,使太陽帆按照既定的發射軌跡進入太空,到達太陽軌道附近。
這個方案所需的成本很低,也很容易實現。
但是所產生的瞬發推力隻是剛剛夠及格線。
林雲有一個想法,是否可以用電磁彈射這種方式,提升瞬發推力。
如此一來,彈射的推力極大,速度也會更快。
自然,效率也會提升不少。
林雲在不知不覺中,正在改變著科技藍圖係統的技術走向。
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這一切,似乎從錸晶矽開始,初漏端倪。
總之,結果是好的。
經過林雲的改造之後,錸晶矽光伏材料的表現比鈀材料的表現更好。
這是事實。
軌道發射裝置同樣如此。
林雲立刻將自己所想的方案繪製了出來。
最終得出瞬發彈射的推力結果為16000kn!
由於地球的自傳,以及軌道發射裝置有不可移動的特性,所以每台軌道發射裝置擁有發射太陽帆的最大發射角度範圍。
並且太陽帆軌道半徑r與行星軌道半徑r之比(rr)越大,傾角越接近直角,發射效率也就越低。
這也是以學術性的角度解釋了為什麼林雲要將軌道發射裝置布置在滇南地區。
此時滇南科研所內已經炸鍋了。
“大家都打起精神,所有人都注意了,京都來的那位科學家已經到我們科研所了。”
“我已經安排他們住下了。”
“兩個小時之後,我必須要看到軌道發射裝置的進度!”
“不要再拿半成品糊弄我!”
鄭所長在研究室提醒道。
此時一名身材佝僂,身穿白色的防化服的科研人員從裡麵的實驗室走了出來。
他剛剛完成了發射裝置的第三千六百次實驗。
最終結果,瞬發推力達到了2800kn。
剛剛好可以將太陽帆推出藍星的大氣層。
但想要繼續推進,難上加難。
“鄭所長!”他突然用不滿和低沉的語氣繼續道,“我不管京都的那位科學家有多大的來頭。”
“現在我是整個軌道發射裝置的總工程師。”
“不能因為他來滇南,我就要表現給他看吧?”
他是滇南科研所的元老級人物——葉嘯,曾經在龍國的召喚下,研究過一段時間戴森球。
當時他負責的就是用於發射太陽帆的軌道發射裝置。
不過當時對戴森球並沒有形成體係化的研究。
國家看到沒什麼結果,所以將這項研究給擱置了。
後來葉嘯申請到滇南之地,申請繼續研究。
國家也同意了。
這麼多年來,葉嘯在這方麵投入的心血巨大。
雖然進展緩慢,但他沒有過任何放棄的念頭。
沒想到葉嘯的反應這麼大。
鄭所長無奈地笑了笑“葉總工……”
“彆生氣。”
“我也不是這個意思。”
“我的意思是,上麵的任務緊急,所以想給大家施加一點壓力。”
葉嘯將防化服脫掉。
裡麵早已經是滿頭大汗。
身上散發出一股熾熱的白氣。
“你放心,大家的壓力一直都很大,不用再施壓。”
鄭所長也不好再說什麼。
於是提醒道“那待會兒彆忘了去會議室開會。”
葉嘯聽到“開會”兩個字,喝了一口水,冷哼了一聲“又是開會。”
“這幫京都來的,就喜歡整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