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裡的氣氛瞬間凝重起來。
秦鬆胤沉著臉,剛剛抓到幾個人的好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秦夫人的麵色也不太好看,眉頭擰成一個疙瘩。
下人們一個個更是噤若寒蟬,生怕惹火上身。
秦鶴棟在極度的害怕之後,卻突然破罐子破摔起來。
他樁樁件件說著自己的不滿,從教書先生的選擇一直說到做衣裳做鞋之類的小事上頭。
“特意請了魏先生教他也就罷了,可是做衣裳做鞋府裡也是年年都有定額的。
“怎的如今他回來了,就想做多少做多少?
“娘早早給他準備好的不算,回來之後又添置了不少吧?
“什麼梅花鹿皮的靴子、熊皮,但凡有點兒好東西就都往他屋裡送。
“爹娘如今都已經把我和老二拋到腦後去了,隻要秦鶴軒一個兒子就夠了是不是?”
秦鶴棟發泄不滿期間,秦夫人幾次想要打斷,但是都被秦鬆胤用眼神給製止了。
秦鬆胤今天也是豁出去了,他想聽聽,大兒子究竟還能說出多少不滿。
秦鶴棟演獨角戲似的說了半天,但是沒有得到半點兒回應。
他一開始鼓起的那點兒勇氣也基本用光了,話越說越虛,越說越遲疑,最後終於悻悻地閉上了嘴。
秦鬆胤見他不說話了,這才問“說完了麼?”
秦鶴棟後知後覺地害怕起來,縮縮脖子道“我……”
“還有什麼想說的,我今天給你機會,你一口氣都說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今天不說的話,以後可就沒機會了。”
這話聽得秦鶴棟渾身一抖。
“沒,沒有了……”
秦鬆胤這才開口道“說實話,有關鶴軒回家這件事,我早就想到會打破家裡的一些平衡。
“為此我還提前找鶴越談過這件事。
“因為鶴軒當年被送走的時候,鶴越年紀尚小,還不怎麼記事,對這個弟弟可以說是毫無印象,更談不上什麼兄弟感情。
“但是我沒有找你,一來當年鶴軒被送走的時候,你哭了好幾天,我一直以為你們兄弟感情深厚,你會對他的回來感到開心。
“二來是我覺得,你是家裡的老大,如今都已經在等著蔭補選官了。
“我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都已經跟你娘定親了。
“所以有些道理,不用我說你也該知道的。”
聽著秦鬆胤的話,秦鶴棟垂下了頭,但是顯然是不服氣的。
秦鬆胤繼續道“關於魏先生的事兒,你信也好不信也罷,實在沒什麼可說的。
“魏先生如何難請,那是大家都知道的,當年皇上相邀都被他婉拒了。
“你以為你爹娘有多大的麵子,想請就能把人請來?
“那是鶴軒自己的機緣,旁人羨慕不來。”
秦鶴棟聽得這話,將頭埋得更深了。
秦鬆胤最後歎了口氣,繼續道“你以為鶴軒被送到關外是去享福的麼?
“你以為一個剛滿周歲的孩子,離開父母,被送到一個陌生的苦寒之地,身邊隻有下人照顧,會比你在家的日子過得舒服?
“你知道鶴軒因為沒有父母在身邊,從小受到了多少欺負麼?”
秦夫人剛才就已經眼圈泛紅,此時更是忍不住發出了抽噎聲。
等到秦鬆胤說完,她也哭著道“鶴棟,娘真沒想到,你竟然連幾件衣裳,一雙鞋子都要跟你弟弟比。
“鶴軒在關外這麼多年,娘看不見摸不著的,如今好不容易把他接回來,少不得要帶他出門見人。
“娘真沒想到,不過是多做了兩套衣裳一雙鞋,就值得你心裡這般不平?
“你若非要怨懟,這件事也該怨我,而不是鶴軒。
“衣裳又不是他主動要的,而是我作為一個母親的愧疚和補償。
“梅花鹿皮的靴子你們兄弟三人每人都有,隻不過老三以前在關外穿的棉鞋太厚,在京城穿不合適,所以才叫人先將他的趕製出來好讓他有的穿罷了。
“你跟老二的過兩天差不多也該做好送過去了。
“至於熊皮,那是因為鶴軒幫了彆人的忙,人家作為謝禮送來的,不給他用給誰用?”
秦夫人越想越難過,哭著道“難怪你要趁著我去接鶴軒的時候搬出去,你爹原本還以為是你如今長大了,想要獨立了。
“我擔心你在外麵吃苦,你爹還勸我要放寬心,多給你空間讓你成長。
“可如今看來,你搬出去根本是在跟我鬨脾氣,嫌我去接鶴軒回家了是不是?”
秦鶴棟被母親一語戳中,嘴唇緊抿,不發一言。
秦鬆胤被他這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氣得不輕,話也說得越發尖銳起來。
“鶴棟,我不是那種一定要求孩子讀書上進的家長,我也從來沒因為學業的問題苛責過你。
“但我今天想跟你說幾句不好聽的實話。
“你在學業上花了多少心思,是什麼水平,自己心裡沒點數麼?
“就算你娘早幾年遇到魏先生,你覺得以你的水平,人家會收你這個學生麼?
“你若非要比的話,你跟老二可是同一個先生開蒙讀書的,我們做父母的沒有厚此薄彼吧?
“可如今呢?老二在哪兒,你在哪兒?
“我為何要將家裡唯一一個蔭補的機會給你,你還想不明白麼?
“你將這個機會占了去,老二和老三日後若是想要做官,就隻能靠自己的本事去參加科舉。
“你出去跟你那些朋友打聽打聽,彆人家為了一個蔭補的缺兒都打成什麼樣了?
“所以你是得到得太過容易,所以非但不知道感恩,還覺得自己受了委屈?”
秦鬆胤每多說一句,秦鶴棟就覺得自己脖子上仿佛多掛上了一個鐵坨子一般,壓得他抬不起頭、喘不上氣。
秦夫人覺得秦鬆胤後麵這些話說得有些太重了。
但是夫君在管教兒子,她也不好插嘴,隻能在一旁乾著急。
直等秦鬆胤說完,她才趕緊幫著描補道“鶴棟,你爹話雖說得重了些,但也都是為了你好,你自個兒可要好生想想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