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病美人後媽隻想鹹魚!
邊掃炕,蔡秀芬邊嘀咕。
薑大隊長聞言,嘴上沒說什麼,心裡卻認同老妻說的。
……
夜靜寂無聲,月色如霜鋪滿一地,整個大地仿若都陷入沉睡之中,薑黎麵向窗戶側躺在床,她尚未入睡。
對於今晚提到要辦服裝廠的事兒,說實話,不是薑黎心血來潮,她是真想靠自己的力量,把老家這邊發展起來。
因為這裡是她生長過的地方,她對這片土地有著很深的感情,她想要這裡的人們過上孩子,要這裡的孩子充滿對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女孩子……她想要她們能有讀書的機會,成年後能過不一樣的人生。
薑黎知道她這具身體的主人,也就是原主是運氣好,有幸被現在的爹娘撿回家,又被一家人如珠如寶嗬護長大,從小沒受一點苦,且到了入學年齡,就和村裡男孩子一樣,挎著小書包前去學校讀書。
可她是幸運的,不幸的女孩子卻有很多。
她們一生下來,多被家裡人視作“賠錢貨”,甚至在成長過程中,“賠錢貨”三個字一直陪伴到她們出嫁。
不過,相比起這些女孩子,那些一出生就被掐死、溺斃的女嬰,無疑更不幸。
而要改變女孩子的處境,不僅要用知識打開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眼界,還要提升當地的經濟發展。這家裡日子過得寬展,走出村子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知道讀書的重要性,知道男孩女孩都一樣,人們的心態自然而然會慢慢發生改變,不會再將女孩視為“賠錢貨”,覺得是給彆人家養的。
因此,辦服裝廠,多招女工,上過學識字的優先考慮,想來比罐頭廠招工那會產生的轟動更大。
家裡人的女人隻要識字,就有可能成為工人,就能每月領工資,且年節另有福利,就說有哪個不會心動?
何況有罐頭廠的例子在前。
但凡村裡哪家有閨女或是兒媳在罐頭廠上班的,每到領工資這天,這家人有多高興自不必多說,單單左鄰右舍投來的羨慕目光,就讓這家人感覺倍有麵子。
這便罷了,特彆是廠裡發福利的時候,就好比中秋節那會,薑黎的罐頭廠給每個員工發新鮮豬肉一斤、大米五斤、白麵五斤,再加上二斤菜油,可把全廠職工高興壞了。
當得知優秀職工和車間組長、主任等大小乾部發的福利,隻豬肉就比普通員工多一斤。
普通職工猶如打了雞血,想著自己也要好好乾,爭取成為優秀員工,爭取當上小組長……
總之,廠裡給職工良性競爭機會,隻要你肯乾,踏實乾,努力乾,升職什麼的一切皆有可能。廠部設有舉報箱,全廠職工,包括乾部在內,相互監督,一旦發現哪個有做出違反廠規廠紀的事,都可匿名或實名舉報,經廠辦核實後,絕不姑息養奸。
有嚴明的廠規廠紀在,薑黎那個罐頭廠的風氣很好。
現如今,每到上下班,廠子大門打開,一群身著藍色工裝的職工從裡麵湧出來,或騎車或行走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可謂是鎮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十裡八村,甚至連其他鄉鎮的年輕人,沒一個不羨慕罐薑黎這罐頭廠的員工,希望自己也有機會成為其中的一員,且覺得在薑黎這個罐頭廠上班,比縣城那些廠子上班都要風光。
所以,當得知薑黎建的養殖種植一體化生態循環園要招工,哪怕是喂牲畜、喂家禽、打掃豬圈……這樣的活兒,年輕的小夥子和大姑娘都爭著前往報名。
大家都知道,這生態循環園和罐頭廠都是薑黎的產業,那麼在生態循環園上班,工資和福利待遇肯定不會差。
這樣的好工作,誰不想要?
但招錄人數有限,被錄取的,自然是異常高興;沒被錄取的,無疑沮喪得很,盼著自己日後能有機會。
這要是薑黎再在老家這邊辦一個服裝廠,不用想,都知道會出現怎樣的熱鬨場麵。
而明個是薑爺爺的大壽,薑大隊長和薑大伯、薑小叔三兄弟商量過,既然要大辦,就連鄉黨一起接待。換句話說,即親朋好友來賀壽,這不用多說,可要是有鄉黨登門賀壽,同樣請進門。
如此一來,明天的席麵數估計不少。
薑大隊長三人商量後,為保證來賀壽的人都能有席位,在酒席籌備這塊自是多備了幾桌,但他們肯定想不到,明個來賀壽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不單村裡鄉黨家家戶戶有出動,就連十裡八村的人得知凹裡村薑家的老爺子過八十大壽,,也大老遠趕過來給薑爺爺賀壽。
毫無疑問,這些人是衝著薑黎來的。
畢竟薑黎為大家好辦實事,辦好事,為當地百姓了進廠當工人的機會,讓不少家庭的經濟條件得到改善,現在有這麼個機會,能讓他們表示下感謝,如何能錯過?
好吧,彆說薑大隊長仨兄弟沒想到十裡八村的人會來給薑爺爺賀壽,就是薑黎自個都想沒想到。
於是,給薑爺爺過這個八十大壽,老薑家直接辦成了流水席。
食材不夠,立馬開車去采購。
老薑家的人和來幫忙的鄉黨,幾乎忙得腳不沾地。
臨近中午十二點,鎮乾部和縣裡領導的出現,更是把薑爺爺這個壽辰推向了高潮。
由於薑大伯家那邊人太多,給領導們設的席麵擺在了薑黎家這邊,待縣裡和鎮領導吃得差不多,薑黎就把生態循環園年後要開業的日子道出,順便發出邀請。
領導們自然沒有不應的,一個個滿麵笑容,感謝薑黎帶動家鄉經濟,給家鄉父老工作機會……感謝的話一句接一句,且連帶著一句又一句讚薑大隊長培養了個好女兒。
在送領導們走之前,薑黎提到辦服裝廠的事。
沒成想,薑黎隻起個頭,縣裡來的領導直接就說,有什麼要求直接提,並吩咐鎮乾部,必須積極配合、支持薑黎的服裝廠開辦。
言下之意,選廠址,要多大麵積等等事務,都不需要薑黎多費心,鎮上會儘可能滿足薑黎所有需求。
“黎寶,你確定要在鎮上再辦個服裝廠?”
送走縣裡和鎮裡的領導,薑國柱問薑黎。
“嗯。”
薑黎輕點頭。
“需要哥幫你做啥不?”
薑國柱問。
“這還用問?”
薑黎看眼薑國柱,笑說“你可是我哥,我這個妹子要你幫忙的地方多著呢!”
“隻要你吩咐,哥保證二話不說,全力去給你辦妥!”薑國柱麵帶笑容“對了,初六生態循環園那邊開業,你應該還在家裡吧?”
薑黎“在。”
薑國柱“那你打算幾號走?”
薑黎“初八。”
堂兄妹二人邊走邊聊,等回到薑大伯家,拜壽儀式即將開始。
“媽媽媽媽,馬上就要給太姥爺拜壽啦!”
這是果果的聲音,小姑娘一看到薑黎過來,就從姐姐明薇掌心抽出小手手,邁開她的小短腿跑過來。
“嗯。”
薑黎微笑著點點頭,隨手捏了捏小閨女護耳帽上的毛線球球,她說“給太姥爺拜壽的時候你要跟緊哥哥姐姐,知道嗎?”
“媽媽早晨起來就說過,我記著呢!”
果果眨巴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她仰起頭看著薑黎,表情不要太認真。
“記著就好。”
薑黎笑笑。
拜壽儀式開始,圍觀的鄉親們眼裡滿是羨慕和驚歎,他們羨慕老薑家兒孫興旺,羨慕老薑家兒孫有出息,羨慕老薑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但羨慕歸羨慕,卻沒哪個生出不好的心思。
“長青伯和桂蘭嬸這輩子有福氣啊!”
長青是薑爺爺的名字,桂蘭是薑奶奶的名字,而此刻說話的是一位六十來歲的老太太,她在同身邊另外幾個差不多年齡的老太太低聲說著話,視線卻一直落在薑爺爺薑奶奶身上。
“是啊,長青伯和桂花嬸確實有福氣,生了仨兒子不僅全養活了,而且人家三個兒子成了家,一個個又生了不少兒子,如今長青伯兩口子不僅兒孫滿堂,還天天吃好的,穿好的,想看電視家裡就有大彩電,不想咱們,和薑老大他們兄弟仨是同輩,在家過的日子卻和人家壓根沒法比!”
“人比人氣死人。比啥呢?我老婆子就不和老薑家比過日子,我呀,就想著把我自家的日子過好就成!”
“你家幾個兒媳婦三天一小吵,兩天一大吵,你家那日子過得就像是滿地雞毛,不分家,就彆想把日子過上去。”
“你家幾個媳婦不也沒少鬨騰。”
“行行行,老姐姐,咱們各家都一樣,誰也彆笑話誰!”
……
距離這幾個老太太不遠處站著三個中年婦女,她們分彆是崔大喇叭和王春花、李大妞,這會兒,三人心裡都酸溜溜的。
“這薑家八成是祖墳風水好。”
李大妞這話一出,她身旁崔大喇叭就問“啥意思?”
“你是真不明白還是在裝糊塗?”
給崔大喇叭一個白眼兒,李大妞說“你看啊,薑家大房現如今就出了三個大學生,兩個中專生,二房更不用說,三房也出了倆本科生,一個大專,一個中專,在咱們存,往遠點說,十裡八村,有哪家能像薑家這樣,大學生一出就說一窩,像人薑家這樣,要說日子過不好,鬼都不信。”
“我又沒說薑家的日子過得不好。”
崔大喇叭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說老薑家大房和三房,就二房現在住的那啥大彆墅,已經讓他們十裡八村的人羨慕眼紅,這要是日子過得不好,除非大家夥全是睜眼瞎。
“大妞,你那話說得不對,人老薑家大房和二房、三房的日子都過得紅火著呢!”
王春花說“大房在外麵工作的已經有三個,家裡又有個村長,這日子能過得差?二房咱說都不用說,畢竟大家有目共睹,三房人家如今也有兩個在外工作,反正,在咱們這十裡八村,沒哪家的日子能比過老薑家各房。”
李大妞“……”
崔大喇叭“我看老薑家各房能有今天,都是黎寶的功勞,你們倆覺得呢?”
“有黎寶的功勞,但咱們也得承認人老薑家的孩子腦子聰明,這一個個考上學,在外麵端上了鐵飯碗吃國家飯,家裡的日子肯定是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