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雲引!
寧清清撇了撇嘴,氣哼哼地說“怎麼會!清清不敢。”
“哈哈哈,清清大騙子,清清明明就很不情願。”張宗貝和張澤看著寧清清扭曲的表情哈哈大笑。
“啊,你們又取笑我,看我不打死你們!”寧清清怪叫著從穆生白身上跳下來,撲向兩人,三個小孩子在屋子裡鬨成一團,嘻笑聲傳出好遠好遠。
穆生白也不製止,靜靜地看著,眼裡的笑意濃厚且揮之不去。
“你說你們被那些小孩子打暈了然後·醒來就發現自己在城外的破廟?”杜辰良陰沉著臉,讓人看了隻覺寒意刺骨,仿若有一股陰風自地獄吹了上來,地上跪著的十幾個人身體俱是一抖,“連幾個小孩子都打不過,本殿下真的不知道留著你們這群廢材有什麼用。”
“殿下,實在是那些小孩太陰了,他們給我們下了毒。”
杜辰良一巴掌打在說話人臉上,發出巨大的聲響,隻見他一顆牙就這麼飛了出去,那人隻知道跪在地上狂磕頭,一句話也不敢再說了。
“都能被幾個小孩陰了還在我這裡找借口,你可真厲害啊,看來我這皇子的位置讓給你想必你能當的更好。”
那人被杜辰良怪聲怪氣的話嚇得不輕,差點直愣愣倒了下去。
“你要是暈在這裡臟了本殿的地方,本殿就用你去喂狼。”
那人一聽,嚇得連暈過去都不敢了,將頭抵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
杜辰良身邊的白袍男子不屑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幾人,“殿下嗎,那些小孩既然是穆生白養大的,肯定是有一些本事的,倒也怪不得他們,不如先讓他們出去,我有要事要和殿下商量。”
“既然先生都這麼說了,你們這些廢材快給我滾出去,彆礙我的眼。”
“謝謝殿下,謝謝安先生。”他們忙出去了,安生微笑著看他們,眼裡卻沒有什麼感情,仿佛那些人就是螻蟻。
“本殿這次居然沒有抓到那穆生白的把柄,要是染眉膏本殿的好皇兄知道了,肯定又要在本殿麵前得意上一陣子,那些廢材!”
杜辰良咬牙切齒,突然又震怒起來,恨不得將那些壞了他好事的廢材鞭打致死,方解心頭隻恨。
“先生可有什麼辦法讓本殿殺殺那穆生白的威風?”
“殿下可知嶺城這幾個月在鬨災荒?”
杜辰良眼睛一亮,這件事情朝中還沒有消息,說明肯定是底下人又隱瞞不報,“先生是說要我同父皇提起此事,然後提出開倉賑災?”
他越想越可行,這樣不僅能讓父皇對自己刮目相看,還能在百姓中建立威信。
安生卻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開倉賑災是要去做的,但不是由殿下您去。”
杜辰良一愣,不明白他的意思。
“殿下可以讓太子去。”
“什麼?”杜辰良既震驚又不理解,黑著臉問“為何要將這等好事讓給杜維楨。”
安生似笑非笑,文質彬彬,“殿下覺得這是好事?”
“這不是好事是什麼?若是讓給太子,不就讓父皇更加信賴看重他了嗎?他在百姓裡頭的威信也就更重了,我如何能將這等好事讓給他。”
安生淺笑,“殿下隻看到了表麵,要知這幾年羿丹國等國家一直在養精蓄銳,對我國虎視眈眈,國庫的錢大多用在了改良士兵們的兵器和餉銀上,國庫雖說不上匱乏,但是也缺少賑災的銀兩,若太子想要籌夠賑災的錢,需的籌款鼓勵那些富商和官員捐款,這些是最損聲望的事情,畢竟誰都不願意將自己的錢就這麼流出去。甚至還有些可能都不願意捐,太子籌不夠錢不就失了皇上那邊的信賴嗎?”
杜辰良越聽越覺著有道理,得意洋洋,“那本殿讓人上奏折提起此事,以太子完美處理好山賊那件事情在線,父皇肯定又會把這件事情交給太子,哈哈哈,本殿下就不相信太子這次不栽在本殿手裡。”
果然,在某大臣上奏折提及此事後,景元帝立馬讓人去嶺城,發現果真如此,那裡災荒之嚴重,觸目驚心,天地裡隻剩下一片片枯草,觸目皆是骨瘦如柴的百姓。
景元帝震怒,讓人去處理了嶺城隱瞞災情不報的官員,然後如杜辰良所料將賑災這件事情交給了太子,杜維楨想要讓自己的太子之位更加穩固,這件事情必是不能推辭。
他一回去就張羅起募捐的事情,大臣們拿著的俸祿不多,所以捐的數額也不大,這也是意料之中的,即使有些大臣靠著某些不光彩的渠道掙到領一輩子的俸祿都拿不到的銀兩也不會表現出來,畢竟沒有哪一個皇帝是不忌諱貪官汙吏的。
這樣下來根本就沒有募捐到多少,杜維楨的算盤就打到了皇城的富商上麵,若說國庫藏了整個昆國一半的財富,那麼皇城的那些富商就拿著另外一半。
杜維楨讓官兵挨家挨戶去鼓勵捐款,選的都是皇城有名的富商。
“各位官員,這幾年生意不好做,小的也沒有掙到多少錢,還要養活家裡大大小小,捐這麼多已經是極限了。”
這樣的話在每一個上門的富商家裡都在上演著,那些官兵也沒有辦法,畢竟太子特意囑咐過千萬不能動用武力,否則定是會引起普通百姓的恐懼心理,覺著朝廷不講道理。
他們也隻能灰溜溜地拿著那一點銀兩出來了,幾天下來,募捐的款數居然還不到一千兩。
這點銀兩要說去賑災真是要讓人笑話了,杜辰良也聽說了這件事情,得意至極,直誇安生是再世諸葛神算。
杜維楨快愁死了,募捐的動靜在皇城鬨得沸沸揚揚的,穆生白再沉迷在萬書閣中也聽到了一點消息,也很快有了解決的方法。
他去找了杜維楨,“維楨,其實這件事情我有了一個法子能去解決。”
杜維楨快為這件事情愁白頭發了,一聽穆生白有辦法,激動得都快說不出話來了,“生白你說,我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