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自己,親愛的你!
毛瑾聽著尼雅說起中醫來頭頭是道,頗有幾分見解,她心裡閃過一個念頭“尼雅,你當初怎麼不學中醫呢?”
“媽,我可笨了!”尼雅一提這個就氣短,她一高考數學45分的主兒,還敢談什麼專業呀,有個大學上就不錯了。
“咦!這可是瞎說。”毛瑾看出尼雅在這方麵興趣很大,她嫁進來的時候,就帶了兩個行李箱,有滿滿一箱都是關於中醫的書,其中有不少還是那種古時的線裝本。孩子要是真有這方麵的潛質,那就應該多往這邊靠一些,咱也不是說非得要個什麼成就,毛瑾覺著一輩子那麼長,有個喜歡的事做,總是好的。
“我有個想法,你聽一聽,”毛瑾道“你還年輕,咱家又是龍鳳胎,有兒有女,作為女人,你對家庭的那一部分責任已經完成了。經濟方麵,咱家不是那種大門大戶的,但是也還說得過去,吃穿用度方麵都不是問題,更不需要你們補貼。”
姐幾個同時抻著脖子,等候下文。
“媽的意思是,如果你們願意,可以趁著孩子還小,多去讀點書或者出去轉轉什麼的。沒必要過早地給自己下一個定義。”毛瑾是不大想讓尼雅再回醫院做護士了,那就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兒。
再說,現在這個社會兒,大部分人認為錢難賺的時候,還有一小部分人在飛快地摟錢,那個速度,簡直不敢現象。
毛瑾並不羨慕那種賺短錢的人,但是,她很清楚一點,錢逐漸流向那種“聰明人”的袋子裡,他們一般先於普通人在某一領域搶到了先機,而那些領域似乎不再向隻憑兩隻手吃飯的勤勞大眾開放,這個袋子的口正在逐漸收緊。這就意味著,未來,她的兒孫輩們必定要有一技之長,而且必須足夠精湛,彆人輕易沒法超越,無法效仿,那他們就算是有了養活自己的本事。
尼雅愣在那裡半天沒動,她還從來沒有想過未來。
“媽,你這不是已經簽完合同了嗎?”王鑫遠有些不解。
“這個,沒事。短期內還可以按現在的狀況正常運行,以後尼雅要有接手的想法再整頓也不遲。”毛瑾笑道“你們不要有壓力。如果尼雅不打算接手的話,我就做療養院。”
毛瑾做事向來是兩手準備,她在去談醫院的時候,就想到了這點,萬一孩子沒長性,她就直接做一個療養院,正好可以結合那些綠色食品。
“療養院?”
這一回,不隻是王鑫遠,連毛線都愣住了。
她媽這幾個月是完全放飛自我了呀,這越玩越大呀。買醫院可不是買房子啊,她一下子哪來那麼多錢?
不過這事,她不想當著尼雅的麵跟她媽掰扯,還是回頭再說吧。
毛瑾笑著拍了下
尼雅的肩膀,“這事,你自己做主,好好地考慮一下。醫院這邊,不管以後怎麼處理,都放在你名下。這是媽感謝你對咱們家的貢獻了。”
“啊?”毛線毫不掩飾這一臉的羨慕嫉妒恨。
“啊什麼啊!”毛瑾白了她一眼,“咱們家現在六口人,尼雅能代表三口,你能代表幾口呀?我這人向來公平,論功行賞!”
毛線一時氣短,極不甘心地閉上了嘴。
尼雅在一旁伸手比畫著二,毛瑾假裝沒看懂。
她其實明白尼雅的意思,沒出院的時候,尼雅也提過,說讓姐姐抱走一個,讓孩子從小跟著她睡。
毛瑾這心裡挺不得勁兒的,這要是倆小子或倆閨女,抱一個也就抱了,這可是一兒一女,這不是為難尼雅麼!所以,這事她就一直沒言聲。
尼雅也明白婆婆的心思,可是這孩子一天一個樣兒,她還真擔心再大一些,她自己越發舍不得呢,她是下定決心一出院就要把這事落定的。
“姐,你抱哪個?”尼雅看向兩個小孩。
“啊?這剛睡一會兒,就彆動了。小孩子多睡會兒,沒事,長腦子”毛線並不知道她媽和弟妹背地裡說的那些事,隻當尼雅是要抱孩子下樓呢。
尼雅愣了一下,扯了下王鑫遠,這是什麼情況?姐姐不願意嗎?
書涵是老大,也是男孩。
這名字是毛瑾起的,老王家這邊,上幾輩男丁多,取名還是比較講究的,老王這一輩從“德”字,王鑫遠這一輩從“三”字,聽說當年王鑫遠他奶請人取了個名叫王三金,老王嫌太難聽,但又拗不過老太太,索性取了“鑫”字,算是三金合一。
打尼雅一懷孕,王鑫遠就把取名字的大事托付給了他媽。毛瑾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會利用工具呀,她特意買了個新華詞典,把她覺得好的字排列組合,定了十來個名字,最終,在尼雅生產當晚,抓鬮選了一組王書涵、王墨衍。
原本,王鑫遠的意思是,要麼讓姐姐自己挑,要麼學他媽抓鬮。
尼雅卻說,坊間流傳一句侄女像姑姑,外甥像舅舅。她覺得這女兒都已經像姑姑了,不如把兒子給姐姐養著,總之,在尼雅看來,婆婆和姐姐算是女中豪傑了,兩個孩子要是都能像姑姑、奶奶,他們也沒什麼好操心的了。
毛瑾對尼雅輕輕搖了一下頭。
尼雅看姐姐一臉茫然的樣子,猜出她可能還不知情。
毛線被尼雅這麼一打岔,也忘了還要說什麼,一隻手護在他的後脖頸處,手掌托著孩子的小腦瓜,另一隻放在腰椎處,將小侄子輕輕托起,道“讓咱下去咱就下去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