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剛剛做視頻半個月就有了這個水平,豈不是一個人就遠遠超過了整個新媒體部門好幾年的工作成績?
孟南起家的兩首歌《新寶島》和《極樂淨土》他也聽了,隻能說嗯年輕人的世界我不懂。
有了前車之鑒,這首《烤麵筋之歌》也許討年輕人喜歡呢?
新媒體的玩法,我們這代人玩不明白。如果讓孟南去新媒體試試,說不定能有不錯的效果?
孟海濤思考著,開始為自己未來全麵主持電視台工作做準備。
送走幾名老友,王與時回到自己的書房,想起女兒王雪茹這幾天沒事就癱在家裡不動彈,沒事就看著手機傻笑,他就一肚子火。
“我倒要看看,這個孟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小混蛋。”王與時忿忿不平地打開網頁,他年齡大了點,但是一點都不落伍,很快就搜到了孟南的x站主頁。
總共就五個視頻,每個不過幾分鐘,王與時乾脆從頭看到尾。
《新寶島》。王與時聽完,緊皺眉頭,這胖子是整個一神經病啊。
《極樂淨土》。王與時感覺女兒在騙自己,這明明是個假女人。
下一首,年會上演唱的《千裡之外》,咦?這首歌很不錯,有種傳統歌曲的感覺,又摻進rb,很獨特,有點味道了,比柳天後前幾年的佳作也不相上下。
嗯,一個男青年,向往一些情情愛愛的也算正常,雖然格局不怎麼樣,雖然喜歡惡搞,嗯,是這個詞,不過才華是真的有。
《時間都去哪了》?前幾天的新歌?
這小子寫歌還真快。
王與時沒抱太大希望,背景很嘈雜,好像是一家人在聊天,然後一段簡短的前奏,孟南的聲音響了起來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裡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發。”
“這歌”不知道為什麼王與時的眼睛突然有些濕潤,他又想起父親門前那株臘梅樹,這個時間,應該發芽了吧?可惜,母親已經不在了。
伴隨著歌曲,王與時好像想起了老母親還在的樣子,眼神逐漸迷茫。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隻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房間內,安靜了許久。
王與時突然站了起來,他鋪開宣紙,潑墨揮毫,一蹴而就,寥寥幾筆一個老宅院躍然紙上,兩個老人正在喂雞,幾個頑童爬樹攆狗,畫麵閒適溫暖。
王與時蓋上自己的印章,拍了張照片,就發到了微博上
“聽《時間都去哪了》,憶吾年幼之時。”
王與時心情舒暢許多,對孟南的觀感好了不少。
能寫出這種質樸的感情,肯定是個好孩子,也許可為佳婿?
王與時充滿期待的打開最後一首新歌,《烤麵筋之歌》,好奇怪的名字。
穿透力十足的嗓音頓時飄了出來
“香香的口味~”
“你吃過沒?”
“辣辣的感覺~”
“你嘗過沒?”
老王同誌的笑容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