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他就需要延長網吧業的壽命線。
想要延長網吧業的壽命線,就必須降低個人c電腦的終端銷量。
隻要個人c電腦的需求降低,就會讓所有電腦公司的發展速度放緩。
1998年到2003年,由於電腦成本以及上網成本高昂,大部分人並沒有購買電腦的意願。
隨著寬帶價格和電腦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個人用戶開始購置電腦。
到了2005年,電腦產業規模開始了幾何式的倍增。
這也讓無數電腦公司賺的盆滿缽滿。
其中就有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的蘋果電腦公司。
可以說,如果電腦產業發展沒有那麼迅速,蘋果電腦公司恐怕還在為了如何提升電腦的市場份額而努力,不可能會將方向轉移到移動手機領域。
2005年,華夏的電腦市場就占據了全球份額的27,而且這個速度,還在以每年30的增幅快速增長。
光一個聯祥集團,就養活了全球無數的電腦公司和芯片公司,這些公司在暴利的刺激下,不斷研發更加先進的芯片,研發更具競爭力的顯示器。
研究到最後,這些芯片和顯示器技術發生了質變,智能手機橫空出世,徹底抹殺掉了網吧業。
想要讓網吧行業活的更久,就需要延緩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
如何降低個人購買c電腦的欲望,成了擺在成毅麵前的一道難題。
他腦海裡不斷地琢磨著這個問題。
琢磨了許久,他腦海裡閃過了一個念頭。
免費!
如果每個人都有免費的電腦可以玩,除了需要電腦來工作的個人,誰還會去花重金買電腦來娛樂?買電腦的少了,生產電腦的成本就會高,電腦成本高了,售價就會居高不下,這樣買電腦的人就會更少。
隻要形成這種惡性循環,就能給網吧業吊上兩三年的命。
畢竟網吧的氛圍環境,比一個人在家裡玩電腦要好上很多。
如果後期配合網遊這些,找到了盈利的平衡點,這個免費運營還是可行的。
最起碼,他有兩年多的時間可以來試驗這個想法的可行性。
隻是眼下,如果想要免費運營,那營收點無非就是兜售一些方便麵和飲料。
想靠這些東西支撐網吧成本或是盈利,根本就不可能。
除非用戶每個小時都吃飯。
如果想盈利……
成毅坐起身,從口袋裡取出了日記本,開始劃定設想。
他最初的想法,是想增加消費積分製度,用戶消費了兩元,就可以得到兩點積分,消耗兩點積分可以免費一個小時。
這個模式,放在當下算是很有競爭力了。
特彆是在提升用戶粘性這一塊,幾乎是一騎絕塵的存在。
可現在,這個設想被成毅推翻了。
既然未來的目標是讓所有人都能免費上網!那他現在就要開始打基礎了。
眼下大學城商業街所有商戶的困局,正好可以利用一下。
大學城商業街麵臨的痛點,就是無法和顧客產生粘性,周一到周五,學生們在校內的商戶消費,周六到周日,學生們去市區更繁華的商業街消費。
哪怕商業街的產品售價很低,可依舊無法讓學生們駐足。
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