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市裡去?這也太遠了吧。”童倩道。
兩人就在堂屋裡,小聲的說著話。
她從沒想過,生娃還要跑到市裡去,真要去醫院,到公社衛生院,或者到長豐縣去不就行了,還跑到市裡去?
“去市裡,我能安心些,接生婆就隻能應對些普通的情況,複雜了解決不了,鄉鎮和縣裡也不太行,市裡大醫院才能讓人安心。”陳浩道。
他握住童倩的手,“這點我不會退讓,你得聽我的,我來安排就行,到時你儘管生,餘下的我來負責。”
住宿,找醫院,找醫生,順產還是剖腹,這些問題,他會去市裡找人解決。
農村的醫療條件太差了。
孕婦的死亡率,全國範圍內比較,農村比城裡要高出3倍多,在一些極端的地方,甚至能達到四五倍!
原因很簡單,就是醫療資源稀缺。
接生婆能解決順產的問題,可一旦胎位不正,或者發生出血等情況,接生婆就解決不了,到時再去公社或者去長豐縣,就來不及了。
“妮妮和小朵出生的時候,我都能應付,這都第三胎了,隻會越來越順,你不要擔心,我自己都不緊張,你也彆緊張,生娃麻,這是女人該做的事,女人要不生娃,那還是女人嗎?”童倩道。
頭胎難生,二胎會順利不少。
尤其是這會兒大部分的產婦都是順產,隻有少數難產的,特殊情況,才會選擇剖腹產,一開始順產順利,後麵再要娃,可能上午生了,下午就下地乾活,也是有的。
童倩不覺得需要特殊對待。
“我對你娘三太虧欠了。”陳浩道,“女人生娃是客觀情況,生娃辛苦也是客觀情況,不能因為男人不能生娃,女人能生娃,男人就帶有罪孽。”
“也不能因為女人能生娃,就否定生娃的辛苦,我不能幫你生娃,但我們家有這個條件,在旁的方麵肯定還是要做好準備和預防措施。”
夫妻倆聊了一陣,這才上床睡覺。
看著熟睡的妮妮和小朵,陳浩又一股內疚之情蔓延而起。
兩個娃小時候的事,他居然記不起來多少了。
參與的太少了。
出生時什麼樣子,多重,怎麼喝奶的,拉的便便什麼樣子,什麼時候長牙齒,什麼時候學會走路,什麼時候學會說話。
等等。
他居然沒多大印象。
不是忘了,是沒參與進去,全部都甩給了童倩。
在兩個娃臉上親了幾口,陳浩這才躺下。
招待所招人的信息,由其他的隊委乾部去做,用毛筆寫好,貼在村口,年齡,學曆,品行都做了規定。
還有筆試和麵試的要求。
不過這都是走過場,名額已經定了下來,陳浩沒參與進去,最後將人確定下來,他再出麵談個話,講些規矩就行。
他抽空,去了一趟市裡。
見到了劉英,“市裡的醫院,哪家生產比較可靠,比較權威?”
“生產?”劉英一開始沒聽出來,品了會兒才會過意,“你說的是生娃吧?那肯定是江城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也就是以前的同濟醫院,這醫院資曆老,水平高,其實不止是生娃,就是彆的地方也是領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