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田野一片枯黃,村子裡的樹也不似其他季節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的,地上還一大片的落葉。
天空一片灰蒙蒙,霧靄沉沉,遠處的連山也隱在濃厚的雲層裡,風中都帶著冬天的寒意。
溫書玥雙手插兜,吐槽:“昨天還出大太陽,穿一件衣服,今天一下子就冷了這麼多。”
“天氣預報就是今天降溫,昨晚半夜就開始冷了,還下雨。”
溫書玥昨晚睡得很香,完全不知道下雨了,冷也是臨近清晨的時候感覺到的。
“姐你們是兩天假嗎?”
溫書瑜應一聲,“嗯,連著兩天,一年就幾次。”
“那你怎麼現在休,到過年的時候還可以休嗎?彆我們放假你還在上班。”
溫書瑜歎口氣,說:“我們醫院哪有放假的說法,都是調休,我今年三十跟初二休息,初一要上班。”
溫書玥睜大眼睛,“這麼辛苦,大年初一要上班。”
溫書瑜被妹妹震驚的表情逗笑,“那可不是,所以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還是你們選的好,以後你會做什麼?”
溫書玥癟嘴,說還不知道以後會做什麼,感覺前途一片迷茫。
溫書瑜也不說教,隻道:“沒事,你現在才大二,還有時間慢慢想,反正不管做什麼都沒有我們這個這麼累了,現在老師跟醫生是最難做的兩個行業了。”
溫書玥歪頭,“是嗎?老師難做嗎?不是還有兩個假期。”
溫書瑜哭笑不得歎口氣,“都是這樣想的,我有一個朋友做老師,天天吐槽學校一大堆工作,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頭發一大把一大把的掉,內分泌失調,白頭發狂長。”
溫書玥震驚,這麼嚴重的嗎?還以為老師挺輕鬆的。
溫書瑜聳肩:“唉,反正都像《圍城》裡說的,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乾一行恨一行。”
溫書玥失笑,手機自由後經常看到網上的帖子,每個打工人都是這種心理。
農村現狀,老人帶小孩在家。
雖然說木心村離市區不算遠,也不是什麼經濟落後的小山村,但不到過年放假時間,也沒有哪個年輕人是在家不做事啃老的。
溫書瑜與溫書玥逛了一遍村裡,遇到老爺爺老奶奶就打個招呼,小孩子則一頭霧水,出去讀書多年,村裡的小孩都不知道是誰的孩子了。
“那幫孩子我發現我一個都不認識。”
溫書瑜嚴肅表示自己也是,同時擔憂說:“小豪在市裡上幼兒園,要是他回來,大家是不是也都不認識他。”
溫書玥篤定道:“那是肯定的,他的小夥伴都不是村裡的小孩了,他應該是他們小區裡的吧。”
溫書瑜悵然若失道:“也不知道這種是好還是不好,現在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回來也沒什麼活動了。”
溫書玥十分讚同,小時候他們一個村的從村頭玩到村尾,晚上吃飯還要家人喊才舍得回去,現在的小孩子都關在鋼筋鐵籠裡,哪有什麼樂趣。
溫書瑜聽著妹妹的闡述偏頭打量她,幾秒後莞爾,感慨無限說:“以前的假小子現在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姐~”溫書玥嬌嗔一陣,“我就剪了一次短頭發,兩個月都長回來了。”
溫書瑜思量一下,說:“我好像還有照片,在家裡的相冊,等過年了翻翻。”
溫家過年的習俗,每年過年大家都會坐一起看相冊,回憶往昔,展望未來,說說笑笑一年就過去了。
兩姐妹一路聊著回家,到家時溫書祁已經買菜回來了,爺爺也殺好了雞正煮著,奶奶在客廳裡剝蒜。
溫書玥看到溫書祁在廚房忙活,在門口探身問了他一句就到客廳幫奶奶剝蒜,溫書瑜則上樓打電話。
溫家老宅爺孫共享天倫之樂,明華大彆墅也是如此狀況。
因為是周末,沈茗楓跟陸繡清都沒有去上班,中午也就一家人坐著吃午飯,打算吃完飯就回小茶莊。
沈茗楓看向兒子,問他接下來什麼打算,距離過年還有十幾天,是一直玩下去還是做點事。
沈奶奶跟沈媽媽都幫沈清安說話,剛回來幾天,一直都在陪同學,也沒玩什麼,都快過年了,先過了年再說。
沈茗楓沒有說話,隻是看兒子。
沈清安慢條斯理把嘴裡的食物咽下去,不疾不徐道:“周一跟你去上班,隨你安排。”
沈茗楓滿意“嗯”一聲,繼續吃飯。
其他人看到沈清安這樣說也不好再說什麼,沈奶奶隻道:“那你就跟著你爸去學,不想去了就休息。”
“媽,上班了哪兒能說不去就不去,這樣還有什麼規矩。”
沈奶奶雖然疼愛孫兒,但也懂“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敷衍回應:“好好好,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沈奶奶表麵不說什麼,但敷衍完後就小聲嘀咕:“周扒皮說的就是你了,自己兒子都不放過,讀書的年紀上什麼班。”
陸繡清忍笑,一臉揶揄看丈夫。
沈茗楓被母親訓斥得有點兒不自在,正色說:“當初你對我可不是這樣說的,讀書是理論,上班是實踐,理論跟實踐結合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