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安寧!
這四個字,對於來自江南或者都城的讀書人,或許沒有太大的感觸。
但作為北寧城的百姓,這四個字大過天。
“說得好,王爺這話才是正理兒!”
“十幾年來,咱們一直都是女真蠻子圈養的畜生,直到王爺來到這裡,咱們才活得像個人!”
“對,要不是王爺和神策軍,你們這些讀書人敢來北寧城嗎?”
“命都沒了,還讀什麼書?咱們王爺那是天神下凡,哪裡是來教書的,這豈不是大材小用。”
“……”
儒生、普通百姓,在此刻一個個大聲高喊起來。
趙啟軒錯愕地望著四周群情激奮的人群,一時有些膽寒。
他不敢再繼續挑釁,生怕自己一句話說錯犯了眾怒,然後被這群將秦軒視為神明一般的百姓給活撕了。
“趙助教,我雖不過是北寧城一名普通的讀書人,但有些話我還是想對你說。”
一名有些年長的讀書人忽然站了出來,他約莫快四十的模樣,樣貌平平。
有不少北寧城的百姓認出了他,忍不住喊他“張書生”、“吊書袋”。
他笑著跟人群搖了搖手,毫不在意彆人給他這諷刺性的綽號,隨即他收斂笑容,鄭重其事地道
“我是北寧城的學子,自讀書開始已有三十三載,可依舊沒有半點功名在身。”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你可知我北寧城共有多少人口?十五年前兩百萬,十年前一百二十萬,五年前八十萬。”
“你又可知我北寧城有多少學堂、私塾?學堂不過十一座,且年年缺少經費,私塾共二十八所,均為富家豪族所控。”
大啟較為重視教育,因此每個州縣都會開設學堂,由朝廷出資,百姓隻需繳納少許的學費就可以讀書。
但北寧城的學堂,因為之前官員貪汙,所以年年經費短缺,以至於無以為繼。
“你出身世家,又身處江南富庶之地,所以你不懂讀書二字對於北寧城的人來說是何其沉重的事情。”
“假使我才華橫溢,想要進京趕考,你可知我這一路花費是多少?最少二十兩。”
“而這二十兩,卻是北寧城普通三口之家不吃不喝,十年的總收入。”
“我知道你們這些外地來的讀書人看不起我們北寧城的儒生,可這是因為我們生來就低人一等嗎?我們同是大啟百姓,為何飽受戰爭摧殘?
“我們的父輩、祖輩堅守在這塊土地上,獻出了汗水和熱血,才讓女真鐵騎一直無法南下,而你們呢?不過是一群坐享其成之輩罷了!”
說到這裡,邊上不少北寧城的讀書人已經心有戚戚眼,感同身受。
“直到楚王來到北寧城,他帶領神策軍跟女真國屠蘭軍廝殺,同時還要和大啟朝廷派出的十五萬聯軍對抗,這才有了如今你們看到的繁華如京都一般的北寧城。”
“如此豐功偉績,我想替北寧城這八十萬百姓問問趙助教,同時問問這天底下所有的讀書人,問問那儒聖大人……”
“我北寧城何為罪惡之城?”
“我家王爺如何就是不忠不孝之人?”
“你們這些張口錦繡文章,出入駿馬豪車,餐食珍饈美味的朝中大臣、當世大儒們,可曾為這北境之地的大啟百姓出過一份力,哪怕是流過一滴淚呢?”
老儒生的話,猶如尖刀,一字一句地全部刺在了趙啟軒的心口。
他這次來北寧城,一是受了朝廷的命令,二則是對於秦軒的不滿。
你一個領兵打仗的,居然出了兩幅千古絕對,壓得天下儒生抬不起頭來,我趙啟軒身為“狂儒”,又豈能讓你如願?
所以他不僅親自前來,還特意邀了好友袁懷過來,目的就是要羞辱楚王,羞辱整個北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