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陳宮回到屋裡,麵見來客。
“足下是……?”
望著來人背影,陳宮眯起眼睛,暗思自己似乎並不認得此人。
那人轉過頭來,是一個比陳宮稍長的中年人,轉身笑著對陳宮拱手一揖:
“淮南楊弘,濫充長史,見過公台先生。”
楊弘開門見山,直接道明自己的身份。
“哦?”
陳宮一凜,萬沒想到袁術的人會來找自己。
“原來是楊長史,快請入座。”
陳宮殷勤相待,請楊弘落座。
雙方敘禮畢,陳宮親自為楊弘斟了一杯茶:
“楊長史怎會來徐州?”
楊弘聞言,揮了揮手,無奈道:
“害,我本奉我主之命,打算去往兗州尋公台。”
“不想等到兗州時,卻聞說呂將軍已為曹操所敗,逃往了徐州。”
“遂星夜兼程,快馬加鞭趕來徐州見公台先生。”
楊弘微微一頓,又歎了一口氣,“在下對張陳留的死,深表惋惜。”
提及張邈的死,陳宮亦不覺黯然神傷。
值得一提的是,呂布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陳宮的主公。
陳宮的主公一開始是曹操,後來陳宮煽動張邈叛亂,主公便成了張邈。
即便後來迎呂布入兗,雙方也僅僅隻是合夥人關係。
像張遼雖然也有自己的部曲,但基本上是完全聽命於呂布的,呂布讓打哪就打哪。
而陳宮則是一直都把呂布當成是一個善戰的工具人。
後來張邈被殺,呂布戰敗逃走。
沒了君主,兗州老家也回不去了,如同喪家之犬,陳宮無奈隻好跟隨了呂布。
雖然名義上呂布是陳宮的主公,但陳宮卻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因為呂布集團裡有不少兗州士人,基本都是陳宮、張邈帶起來的。
加上又是呂布的心腹智囊,楊弘知道,隻要說動陳宮,便等於說動呂布。
遂開口道:
“今我主聞說呂將軍不敵曹兗州,正是居無定所之際。”
“遂欲表奏呂將軍為汝南太守,在汝南權歇人馬。”
“故遣我來與公台先生商議此事,若是先生沒有意見,便同去說呂將軍,先生看是如何?”
陳宮一凜,萬沒想到袁術會在這時候拋來橄欖枝。
這著實令他感到有些意外。
但陳宮也是個聰明人,知道天下沒有白來的午餐。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袁術雖沒有直接管控汝南,卻對這裡的影響力極強,當地有很多人在擁護他。
汝南郡的人口更是高達兩百萬,經濟規模天下第二。
最重要的是,除了汝南本地擁護袁氏之外。
袁術的九江是緊挨著汝南的,真要發生叛亂,隻需派出一支兵馬過去,彈指可滅。
可以說,去了汝南,就等於是完全置於袁術的掌控之下。
“不知袁將軍想要什麼呢?”
陳宮眼眸凝起,沉聲問道。
哈哈哈……
楊弘聽聞此話,卻是一笑:
“公台先生何必對我主這般防備?”
“呂將軍誅殺國賊,不僅於漢室有功,更是於袁氏有功。”
“我主對此一直念著呢,何時忘卻過?”
“何況公台先生乃天下智士,我主亦對你仰慕已久。”
“遂想請先生到汝南去,與我主共商大事。”
哦?
聽聞袁術仰慕自己,陳宮心念不由一動。
一個冷知識,陳宮其實除了有曹操、張邈、呂布三任主公外,其實還有第四任主公。
那便是袁術。
在建安元年的時候,陳宮便主動聯係上了袁術,以及呂布的部將郝萌。
由郝萌發動叛亂,攻打下邳的廳事閣。
當時呂布全身赤裸,拉著某位神秘女子,從廁所翻牆逃跑,來到了高順的大營裡。
高順臨危不亂,從容指揮,斬殺郝萌,平定了此次叛亂。
呂布詢問郝萌部下曹性事情的原委。
曹性說郝萌是受袁術的指使。
呂布又問有沒有同謀。
曹性便把陳宮給供了出來。
當時陳宮就坐在呂布的旁邊,尷尬極了。
臉是紅紅的,心是冰冰的。
而沒想到呂布這次竟超常發揮,散發了自己這輩子難得的人格魅力。
他長歎一聲,陳宮是我的大將啊。
於是就原諒了陳宮,對此事並不追究。
站在呂布的視角,
可能在他看來,在我呂布這叛變不是什麼大錯。
你看我呢就經常叛變。
我跟過丁原、董卓、袁紹、袁術、劉備。
你呢是跟過曹操、張邈、我,還有袁術。
哎,你看你再叛回來,咱倆不都一樣了嗎?
所以啊,咱倆都不是啥好玩意兒,誰也彆瞧不起誰。
你呢就擱我這兒安心待著吧,哪兒的黃土不埋人呐。
不管呂布是怎麼想的,反正站在陳宮視角,他在這件事上確實是被呂布的魅力給折服了。
從此之後,便死心塌地跟隨呂布,當他的大將和謀士。
不過也沒當兩年,兩人就雙雙殞命於白門樓了。
曆史上的陳宮和演義裡的陳宮形象差距確實是挺大的。
真實的陳宮肯定沒有演義裡那麼清白正直。
他跟孔融、劉繇這類人一樣,是一個標準的漢末士人。
就是隻在他們士人圈子裡玩兒,其他人全都看不上。
包括陳宮來徐州時,見到劉備,也瞧不上他。
在陳宮眼裡,劉備隻是一個邊地劍客,織席販履之徒怎麼能當他的主公呢?
所以他寧願跟隨袁術這種名門大佬,也不願跟隨寬厚待人、禮賢下士的劉備。
但陳宮他太追求完美了,世上哪有那麼多完美的君主。
曹操有雄才,但是殘暴,陳宮要換人。
張邈善良,但是能力平庸,陳宮要換人。
呂布是有能耐,但是出身不高,水平有限,陳宮還是要換人。
袁術出身高,但是狂妄自大,陳宮還是覺得不行。
選錯了一個人,就總想著重開一局。
但陳宮識人的眼光又不行,遇上好的不把握機會,遇上差的選錯了又後悔。
君主越換越差,最終坑害的是自己。
“我聞公台先生智計有餘,見識廣博。”
“不知如何看待汝南?”
楊弘開口問。
陳宮略加沉吟,答:
“汝南人傑地靈,物產豐饒,人口眾多,又是袁將軍的家鄉。”
“自然是天賜之所。”
不錯!
楊弘心思電轉,繼續勸說道:
“汝南郡地處中原腹地,南連淮泗,北接洛京,東連彭、沛、西交南陽。”
“我主愛慕呂將軍之才,打算讓呂將軍在汝南息養人馬。”
“待來日呂將軍實力恢複後,再還取兗州,豈非為一件好事耶?”
微微一頓,又補充道,“公台先生大可放心,等到了汝南,一應雜事,俱付先生管理。”
“至於軍機大務,亦有呂將軍自家參酌。”
“我主隻是希望呂將軍能夠屯兵在此,為九江屏翼,彆無心思。”
一言蔽,
楊弘卻在暗想,等把呂布人馬誘至汝南之後。
一應軍機大務決斷,可由不得你們了。
而陳宮也看出了這一點。
但此時的他還沒有完全忠於呂布,與他共事乃無奈之舉。
相反,袁術主動拋來橄欖枝,又是豪門大佬。
這令陳宮很是心動。
即便知道去了汝南對呂布來說非是好去處,但對袁術來說,卻可多一羽翼。
“也好,待明日我與溫侯商議,便辭了玄德公。”
“與楊長史同赴汝南,如何?”
楊弘聞言大喜,執起陳宮的手說道:
“如此甚好,弘方能回淮南複命。”
“不過公台須快些,莫讓袁公等急了。”
次日,清晨。
一大早,陳宮便早早起來,找到呂布。
向他言說了袁術打算請他們到汝南去屯兵休養人馬一事。
呂布詫怪道:
“我出逃長安時,奔南陽投靠袁術,彼時其不能容我,反欲出兵殺我而後快。”
“今時恰如彼時,袁術何以前後相背耶?”
陳宮暗思,你此前在袁術那裡縱兵抄掠鄉裡,他想宰了你很正常。
現在人家在淮南做大,想讓你給他當打手。
陳宮並未覺得袁術的這個想法有什麼不妥,因為目前陳宮也是把呂布當成打手工具人。
“此前袁將軍在南陽時,與曹賊相爭兗州,後來兵敗轉投淮南。”
“今袁將軍與溫侯有著共同的死敵,完全可以摒棄前嫌,共禦曹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