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劉備與李翊各領一軍,前去追擊潰敗的黃巾賊。
劉備領關羽、徐晃向南,前往固始追擊黃邵。
李翊領趙雲,向北,前往城父追擊何儀。
路上,趙雲與李翊並馬而行。
兩人聊了一些軍事上的問題。
聊著聊著,趙雲突然開口問道:
“軍師執意要領一軍去追擊何儀,可是單純為了清繳黃巾賊去的?”
這還問的巧妙,李翊帶兵去城父本就是剿賊的。
趙雲卻問李翊是不是去剿賊。
“子龍緣何如此相問?”
李翊嘴角微微翹起,饒有興致地說道:
“此去城父,不為剿賊,卻是為何?”
趙雲微一沉吟,道:
“雲隻是覺得對付何儀這般小賊,何須軍師親自領兵。”
“是以大膽猜測,軍師此去城父,肯定另有所圖。”
哈哈哈……
李翊放聲笑道:
“主公常言子龍心細,今見果不其然。”
“不錯,此去城父,一的確是為了剿賊,至於二麼……”
李翊微微一頓,看向趙雲揚唇道:
“子龍竟然觀察的如此仔細,何妨猜一猜此去何為?”
趙雲騎在馬背上,微作沉吟。
俄頃,乃開口發表自己的猜想:
“此前我軍在新陽征剿黃巾賊時,軍師曾專門到潁水邊勘察地形。”
“而城父又背靠渦水,莫非軍師此去,是為了勘察那裡的地形?”
嗬嗬嗬……
李翊笑出了聲:
“子龍當真是機敏過人,機敏過人呐!”
“主公常言子龍做事穩重,可付與大事,今後若有用子龍處。”
“翊當首薦子龍。”
趙雲忙拱手道:
“軍師才策謀略,世所罕有,雲在軍師身邊,亦受益匪淺。”
“今後更當躬聽明誨,不敢鬆散懈怠。”
嗯……
李翊一頷首,循循善誘,接著問趙雲道:
“既然子龍已經猜到了我們此行的目的。”
“那可能猜到我想要做什麼嗎?”
“莫非軍師是衝著袁術去的?”
趙雲不假思索,大膽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李翊點了點頭,肯定了趙雲的猜測。
汝南是天下第二大郡,人口為豫州之最。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裡地理位置好,有大量的水係。
就拿李翊此前勘察過的潁水來說。
這條河係連接淮水,可以直通徐州。
等於說,能夠通過這條水係,連接豫、兗、徐三州。
而李翊即將北上的城父,去勘察那裡的渦水也是一樣。
都連通淮水,可以直通徐州。
陸路運輸,隻運七天的糧草,都要消耗一半。
可水路運輸,一千裡的路程,也隻消耗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左右,至多不超過二分之一。
試想,若是利用這兩條水係,運送糧草,甚至是運送士兵。
那他們可以從徐州,往袁術的淮南投放多少兵力過去?
趙雲聽完了李翊的構想之後,大為吃驚:
“軍師是想把與袁術的戰事,轉到豫州來?”
“不錯。”
李翊頷首,“如果能夠利用好汝南的水係,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糧草的輸送效率。”
“更能夠增加我們士兵的投放能力。”
“靠著水路,我們可以在汝南,在九江,在廬江投放大量的士兵。”
此前李翊在廣陵時,在麵對袁術的戰事中,始終是選擇防守。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廣陵不好主動進攻。
要先走長江水路,繞路至九江後麵,才好登陸。
所以袁術攻打廣陵時,徐州這邊作為防守方,反而是更有利的。
若想要攻打袁術,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戰場轉移到汝南來。
如果說順著潁水、渦水的水路,從汝南,攻打袁術。
是可以直達壽春的。
沒錯,是直達!
這能極大提高徐州的自主性。
這也是為什麼李翊很早之前,就開始力薦劉備訓練水手艄公,購船造船,募集工匠的原因。
為的就是等到全麵覆滅袁術這一天。
到那個時候,徐州肯定是要全國動員的。
除了主戰場,自汝南投放大量兵力之外。
陳登的廣陵那邊,也可以順著長江,繞襲袁術的九江後背。
而如果這個局麵真的形成了,那麼割據於吳郡的孫策,肯定也會在此時反叛袁術。
到時候袁術要硬抗徐州軍主力,又有孫策在後院煽風點火。
滅亡之日,指日可待。
“軍師所慮真是長遠……”
趙雲發出一聲慨歎,對李翊的謀劃由衷感到佩服。
“嗬嗬,現在言及這些還是太早了,眼下首要之事,還是先擒何儀等黃巾賊眾。”
很快,李翊大軍趕到了城父。
城父背靠渦水,引水為護城河,易守難攻。
李翊先命人安營紮寨,又帶著趙雲,領了十數騎,去勘察周圍地形。
這是他作戰的習慣,開戰前優先探查地形。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城父再往上,就是沛國了吧?”
李翊眺望遠方,澹澹說道。
趙雲在一旁,翻看地圖,向李翊彙報道:
“稟軍師,城父正位於汝南與沛國的交界處。”
“城父以北,渡了渦水,是沛國的譙縣。”
嗯……
李翊點了點頭,“譙縣乃是曹操的老家。”
趙雲順勢接話答:
“是,譙縣以曹氏、夏侯氏為主。”
“想必曹操在此地,亦有不小的影響力。”
李翊嘴角微微翹起,說道:
“譙縣除了曹氏、夏侯氏外,其實還有一個家族頗有實力。”
趙雲乃北地人,對南方的勢力家族不甚了解。
隻知道譙縣是曹操老家,曹氏、夏侯氏對此地頗有影響。
實不知還有另一位能與曹氏、夏侯氏抗衡的家族。
趙雲虛心請教是哪個家族。
李翊洋洋灑灑地為眾人介紹道:
“在豫州,有兩個強大的許氏家族。”
“一個是汝南平輿縣三世三公的許氏,創辦月旦評的許子將便是出身於此。”
“另一個許氏家族,乃是沛國譙縣許氏。”
“這個家族有幾千戶人家,他們一起修築堅固的鄔堡抵禦賊寇,頗有實力。”
唔!
趙雲微微一凜,這個許氏多達幾千戶人家。
還能自發修築鄔堡抵禦賊寇,說明其家族實力是非常強大的。
絕對不弱於同縣的曹氏、夏侯氏。
李翊的話還在繼續。
“由於譙縣毗鄰汝南,是以也常常受到汝南賊寇的侵擾。”
“數年前,從葛陂來了一萬多黃巾軍攻打許氏的鄔堡。”
“許氏家族中,出了有一位少年英雄,名許褚。”
“是許氏家族中最為強壯的年輕人,他率領男女老少拚死抵抗。”
“箭射光了,便用石頭砸。”
“許褚用飛石打人是一絕,飛石所至,賊寇立死。”
趙雲頷首,看來這位許褚也不是一個泛泛之輩。
“許褚年少成名,有一年塢中糧食吃光了,許褚便與賊寇商議用牛換糧食。”
“至陣前交易之時,牛折道逃走,被許褚趕上,倒脫牛尾,行了百餘步。”
“其力大如此,唬得眾賊皆不敢來攻塢堡。”
“從此淮水、汝水、陳國、梁國一帶,各路人馬聞許褚之名,皆畏憚之。”
“由此,許褚名震豫州。”
趙雲聽完後,佩服許褚勇力之時,又認不出發出一聲慨歎。
“軍師見識真是廣博。”
“不想天下盜賊蜂起,哪裡都一樣。”
趙雲似回想起自己年少之時的一些舊事。
加之李翊向來待人親昵和善,趙雲便向他吐露自己的心事。
“雲在常山真定,鄉裡亦多匪盜。”
“尤其以黑山賊為首,保山為寇,嘯聚山林。”
“雲當時便想,而今天下,奸臣弄權,百姓蒙難,如我之鄉裡者不知凡幾。”
“雲雖能護得鄉裡一時,然終有力所不逮之日。”
“丈夫在世,既知黎庶苦痛,又豈可困坐終老?”
“故雲便在師門前立下遠誌,欲匡扶社稷,以安天下!”
說到這兒,趙雲卻又露出一絲苦笑。
“隻是家學淺薄,終此一生,雲亦不敢奢望台閣公卿。”
“所能謀者,僅餘馬上功名耳。”
“故而投身軍旅,隻為追隨仁義之所在。”
“不為逞勇殺伐,隻為救護蒼生!”“若能扶正社稷,救萬民於水火,縱殺身舍命,亦不懼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