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將一為官之道,教授給了趙雲。
趙雲暗想,為官者清,為人者寧。
當官為民請命,本是分內之事。
隻這麼一點事,卻也難煞世人。
“雲謹受教。”
趙雲一拱手,明白了李翊的用意。
“既然先生非是看上這幾位袁女,那又為何在剛才與夏侯惇撕破臉皮,兩相衝突?”
李翊慨然一歎:
“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袁術雖死,但其身後之事著實麻煩,我等不可不妥善處理。”
後世有一個說法是,整個三國爭霸,都是二袁爭霸所遺留下來的。
這個說法並不誇張。
有人說韓馥白白將冀州讓給袁紹,是很愚蠢的作法。
用韓馥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本袁氏故吏,才不如本初,度當而讓。
現實就是河北之人大多都心向袁紹,韓馥根本壓不住,隻能把冀州讓給袁紹。
官渡之戰後,袁紹身死,袁氏四分五裂。
袁譚、袁尚相互攻伐,大肆消耗袁氏內部實力。
而曹操仍舊了七年時間,才徹底平定河北。
袁術也是如此。
他雖然死了,但他的兒子卻坐到了吳國郎中的高位。
女兒直接嫁給了孫權作妃。
並且袁曜的女兒,還嫁給了孫權的兒子。
等於說都已經到第三代人了,孫氏仍舊保持著和袁氏的聯姻關係。
由此,你便能看出袁氏在當時有多麼強大的影響力了。
所以袁術的後人,李翊必須把她們妥善安置了。
包括袁術本人,李翊也是命人收斂其屍。
之後他也會建議劉備將袁術厚葬,用來收買人心。
畢竟這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含金量,不能不善加利用。
很快,李翊回到壽春。
此時,壽春內部局勢幾乎趨於了穩定。
劉備的人馬,曹操的人馬,呂布的人馬都已經進入了壽春城內。
隻不過曹操、劉備各自將大軍屯於城外,自己隻帶了少量人馬入城。
夏侯惇、李翊各自找到曹操、劉備,備言其事。
尤以夏侯惇情緒最為激動,大言李翊無禮。
曹操卻道:
“今同為國家討賊,玉璽遲早要上交朝廷,不必爭個先後。”
微微一頓,又道,“隻是壽春中的府庫,爾等可有接管?”
夏侯惇答:
“我等入城的晚,已叫劉備搶先。”
曹操一捋長髯,微一沉吟。
“且去見劉備!”
一言蔽,曹操領著手下人,朝劉備人眾方向去了。
此前李翊曾命許褚帶人看管好府庫,又命劉曄負責清理。
一番折騰下來,李翊回到壽春之時,劉曄已將府庫財物粗略的統計完成了。
這不統計不知道,一統計嚇一跳。
壽春城內,竟有儲糧一百萬斛。
饒是李翊,亦覺驚詫。
他們來到壽春時,居民多麵有饑色,百姓折骨為炊,易子相食。
士兵們更是餓到去河邊摸河蚌吃。
結果袁術手裡明明還有這麼多糧食,竟舍不得拿出來分給軍民。
真要說你舍不得給百姓,至少也拿出點糧食來給士兵吃啊。
士兵要是餓著肚子,誰給你賣命?
當然了,一百萬斛隻是對袁術而言算充裕。
對於徐州而言確實不算太多,甚至夠不著老劉此次出征所耗費的基礎成本。
除糧食之外,真正多的還是金銀,多達萬斤之重。
這倒是在李翊的預料之內。
以淮南之富庶,加上骷髏王竭澤而漁的能力,這點金銀已經算少的了。
除此之外,上佳的漢五銖不計其數。
良好的絹帛絲綢多達上千匹,明珠百十顆。
正統計間,曹操帶人走了過來。
“……啊,玄德公久違了。”
劉備當即拱手還禮。
“備自陳地得拜君顏,嗣後天各一方,今奉詔討賊。”
“與君合力,共伐袁術,待還朝之後,自當為天子表奏曹公功績。”
曹操暗想自己討賊有功,劉備亦不遑多讓。
當即也牽唇說道:
“劉將軍塗山一戰,大破袁術主力,還為國家找回了遺失多年的傳國玉璽。”
“當真功著千秋,名垂青史。”
“還朝之後,操亦當在天子麵前,為劉將軍表奏功績。”
二人相互寒暄一陣,隨後一同入了宮殿。
壽春城破,袁術身死,接下來便是要瓜分袁術死後的領土、外加政治遺產了。
劉備、曹操各自落座。
兩隊人馬亦分站左右。
曹操這邊文臣以荀彧為領袖,依次站著程昱、郭嘉、荀悅、杜襲、趙儼等一眾奇才。
光看曹操這個文臣班底,你就知道為何荀彧會是曹營裡的文臣領袖了。
這裡麵除了程昱以外,剩下的人才包括郭嘉在內,全是潁川的。
並且全是荀彧推舉上來的。
荀彧作為潁川士人的代表,幾乎是憑借一己之力,幫曹操拉起了文官班底。
武官方麵,則以譙縣曹氏、夏侯氏為首的宗族武將領銜。
依次站著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仁等宗室武將。
外姓武將則以於禁為首,依次有滿寵、呂虔、李典、樂進等輩。
這個陣容屬實豪華,光是往那裡一站,就不免令人望而生畏。
但老劉這邊的陣容亦不遑多讓。
文臣領袖以李翊為首,依次站著劉曄、魯肅、王脩、孫乾等輩。
武官以關羽、張飛為首,依次有趙雲、田豫、牽招、徐晃、許褚、太史慈等將。
這其中還有很多人沒來,並不在此地。
比如陳登,即他麾下的周泰、蔣欽等將,現在正在據守合肥,阻斷袁術的殘餘勢力。
兩邊人馬,俱是龍精虎猛,各不相讓。
曹劉兩人雖麵上和諧,但內心裡都各有想法。
曹操皮笑肉不笑,率先開口:
“適才聽聞玄德率先入城,命人暫接管了府庫,不知此事確否?”
劉備頷首,正色道:
“是,備命人將府庫封存好,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居中牟利。”
“……善。”曹操又道,“不知玄德打算如何處理府庫中的銀錢?”
劉備不假思索答:
“壽春既為我兩家合力而破,戰利品自當兩家均分。”
曹操眼眸一蹙,他暗想自己自潁川出征,渡汝水,橫掃袁術汝南大部分郡縣。
的確在西線拖住了袁術大量人馬,為此次南征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劉備也明白,若無曹操在西線分擔壓力,自己東線的戰事斷不可能進行的如此順利。
可曹操卻說:
“玄德公此次在塗山,擊敗袁術主力,又率先攻破壽春。”
“不妨便自行處置壽春府庫裡的錢糧。”
曹公,這!!
此言一出,適才剛在李翊那吃了癟的夏侯惇,頓時站不住了。
他們兄弟一路拚死打到壽春來,眼看著城破,將士們都盼望著瓜分戰利品。
結果曹操居然說讓就讓,一點不給自己留,這令他如何繃得住?
正欲上前進言,卻被荀彧伸手攔住。
劉備眼眸微蹙,壽春裡的戰利品的確不在少數。
但對於目前的曹劉兩家而言,都不至於據有之後,便能夠使自己實力騰飛。
像那一百萬斛糧食,聽起來多,但也就隻夠彌補劉備此次出征的銷的。
算上征用的民夫、後勤消耗,以及將來賑濟淮南百姓,那都是完全不頂用的。
曹操明白這一點,他願意把這些戰利品讓給劉備。
那就說明,他會在彆的資源上索求更多。
劉備看出了曹操的心思,當即開口說道:
“不然,若無你我兩家合力,焉得據有壽春?”
“城池既破,府庫中的銀錢,合該兩家均分。”
劉備不卑不亢,將曹操的“好意”又給打了回去。
在這件事上我不占你便宜,那麼接下來談論的事上,你也彆占我便宜。
曹操眼眸翕動,表情未有任何變化。
但一旁的李翊卻敏銳地察覺到了曹操嘴角,剛剛似乎輕輕地抽了一下。
估計是在暗罵劉備難纏。
“壽春既破,玄德公打算交由誰來接管?”
曹操又試探著出聲詢問。
轉而將話題引到了最為關鍵的部分,即領土的瓜分。
劉備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正色坦言道:
“此前天子親自敕封趙雲為九江太守,壽春亦在九江之列。”
“現在戰事方定,人心不寧。”
“至於人事安排,備之後自有定論,就不勞曹公操心了。”
言外之意,壽春即整個九江郡,他劉備都要了。
嘶……
曹操倒吸一口涼氣,暗道這劉備胃口倒還真大。
直接就索要了淮南東部的全部領土。
但這也在曹操的意料之中。
畢竟從地圖上看,下邳毗鄰九江,劉備不可能不給徐州西南增添一個屏翼。
何況,
陳登已經自長江繞襲了九江後背,等於九江大部分領土,都確實已經落在了劉備手裡。
不管曹操同不同意,九江基本都已經屬於劉備的了。
你要是反對就得開打。
但開打也沒有正當理由,畢竟趙雲是朝廷封的九江太守。
你打他就等於是謀逆。
更何況曹劉現在是同盟,彆說將來還要一起對付袁紹。
就是現在的袁術,都還沒有完全滅掉。
廬江的劉勳、丹陽的袁胤,都是袁術的殘餘勢力。
曹劉兩家怎麼可能現在就撕破臉皮?
那邊夏侯惇此前受了悶氣,見劉備態度傲慢,張口索要了淮南東部全部領土。
大感不爽,便出言道:
“適才劉將軍還說是你我兩家合力擊破的袁術。”
“怎麼這偌大的九江,便被你一家侵占了。”
見此,不等劉備開口,李翊亦出麵回應道:
“趙雲乃朝廷敕封的九江太守,合當據有九江。”
“夏侯將軍亦是朝廷敕封的廬江太守,廬江自然該由夏侯將軍據有。”
言外之意,淮南西部的領土,就交給你們老曹家了。
袁術留下的政治遺產太多,老劉光是要消化一個九江就要耗費不少時間。
沒辦法同時把廬江也給吃下來。
何況荊州劉表,饞廬江久矣。
他與劉備明麵上也是盟友關係,若是劉備現在把廬江占了。
劉表肯定會大為光火,畢竟劉備是承諾過要把廬江、豫章讓給劉表的。
所以把廬江讓給曹操,也是李翊的外交策略。
既可以甩鍋給曹操,又不會讓劉表勢力進入到揚州來。
同時,劉表與曹操接壤的領土也變得更多起來。
兩家的實力都不弱,憑著邊境摩擦,很容易激發衝突。
到時候曹操疲於應付多方勢力,是沒辦法在一線集中大量兵力的。
官渡之戰的曹操,之所以前線兵少,就是因為西部、南部、東部都駐守了大量兵馬。
沒辦法調到前線,去跟袁紹打決戰。
“哼~”
曹操悶哼一聲,他也是個精明人,自然看出了李翊的用意。
丟了個火藥桶給自己,但偏偏自己還不能不要。
畢竟廬江富庶,還留有大量袁術的政治遺產。
隻是明麵上被李翊擺了一道,著實令人不爽。
“好一招陽謀。”
郭嘉摸了摸下頷,在人群中,饒有興致地打量著李翊。
此人隻比自己小個一兩歲左右,卻能坐到徐州二把手。
現在更是在淮南問題上,設下一個坑,逼著曹操跳。
曹操隻要侵吞廬江,他與劉表的關係就必然會決裂。
但不要,又隻會坐看劉備做大。
到時候劉備便可左右逢源,趁著曹操被多方勢力牽製之時,從中牟利。
說著,悄悄地攥了攥荀彧的衣袂,問道:
“文若,你知李子玉否?”
荀彧眉頭一皺,本想著主公談論大事之時,他們這些當下屬的最好不要出聲。
這個郭奉孝什麼都好,就是不尊重禮法。
偏偏曹公還特喜歡他。
自戲誌才病死後,曹操讓自己給他舉薦新的人才。
荀彧便舉薦了與自己同樣出身潁川的大族郭嘉。
郭嘉出身於潁川陽翟縣的郭氏一脈。
潁川郭氏其實已經算是當地的豪族了。
但它跟其他家族比起來,依然排不上號。
因為看看其他家族是什麼成分就行了。
潁川四大家族,分彆是陰穎縣的荀氏、長社縣的鐘氏、許縣的陳氏、舞陽縣的韓氏。
所以三國有句俗話叫,
關東出相,關西出將,天下奇士出汝陰。
曹操的文臣班底,幾乎全是來自潁川的,潁川的利益基本上與曹操綁死在一起了。
這也是為什麼曹操大部分地盤都在兗州,卻要把治所遷到豫州許昌去的原因。
“奉孝以為李子玉如何?”
荀彧本不想此時談論這些話題,但李翊此人他尤為關心。
既然郭嘉問起,便詢問他的看法。
郭嘉咧嘴笑道:
“青雲之士,一時人傑。”
“其謀如何,尚不可儘知。”
短評了兩句,郭嘉又斜目去看了李翊兩眼。
旋即又接著補充道:
“若能為我等所用,當用之。”
荀彧歎一口氣,“此前曹公曾欲拉攏李翊,奈何其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
郭嘉又是一笑,“我話還未說完,若不能用,當殺之,早除後患。”
荀彧一捋胡須,蹙眉道:
“此事卻難呐~”
郭嘉眉梢一挑,卻是輕笑:
“正因為難才要去做,若凡事求易,倒不如不做。”
兩人正小聲談論著李翊,那便曹操、劉備亦是爭執不下。
“廬江劉勳尚在,我如何據有廬江?”
曹操沉聲問。
劉備正色答:
“廬江太守乃是曹公之人,如何據有廬江,非是備所能乾預的。”
“這個問題,還是由曹公自行定奪吧!”
曹操之所以如此不爽,另一個原因就是,廬江還有袁術的殘餘勢力在。
劉勳還在廬江待得好好的。
曹操倒是不將劉勳放在眼裡,但憑什麼劉備能夠不費吹灰之力據有更加富裕的九江。
而自己卻還得接著派兵,處理廬江問題?
“既然玄德公都如此說了,那曹某自無反對之理。”
曹操並未在淮南問題上抓住不放,反而開始轉移到另一個問題上。
“不過汝南諸郡縣,曹某到時候會上奏表文,請奏天子冊封我手下諸將去汝南任職。”
言外之意,自是曹操還想要汝南。
與劉備橫掃九江諸縣一樣,曹操自汝南出兵,自然占據了大半個汝南。
“此議不妥!”
李翊馬上站出來開口反對,“汝南太守乃是呂布,此前汝南諸郡縣為袁術所侵占。”
“今曹公既為朝廷奪回袁術所侵占的領土,就該把汝南領土歸還給朝廷。”
“而呂將軍乃是朝廷親封的汝南太守,自然該據有汝南!”
汝南是天下第二大城,人口高達兩百萬。
李翊當然不可能讓曹操把整個汝南都占了去。
由於呂布此時勢力太過弱小,甚至都沒資格進殿來談領土瓜分的問題。
此刻還傻乎乎的帶兵在城中巡邏,幻想著滅了袁術之後,朝廷會怎麼封賞自己。
估計他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稀裡糊塗的,竟真的要成為有實權的“汝南太守”了。
李翊背著手,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義正詞嚴地說道:
“為作出表率,此前我等在汝南占有的汝陰、慎縣等地,也將交由呂將軍統領。”
你特麼!
曹操差點兒沒被氣得直接暴起。
汝陰、慎縣此前是袁術的地盤,被劉備打下來後,也是飛地。
根本不可能直接管理,本來之後就會吐出來的。
而曹操打下的汝南中西部領土,那時實打實的與他的治所潁川接壤。
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並且隻有據有了汝南,曹操的勢力才能跟廬江接壤。
要是把汝南給呂布了,他怎麼管理廬江?
“此議不妥,呂布反複無義,誌在逆亂。”
“將汝南交由他,絕非汝南百姓幸事。”
“依操之見,倒不如先由操暫代呂布管理,之後操也會上奏朝廷。”
“料陛下定然能夠理解。”
這個時代畢竟有槍就是草頭王,彆以為一味地拿出朝廷來壓曹操,曹操就沒辦法了。
隨便找個借口代管就是了。
李翊仍是繼續爭辯道:
“此次呂將軍在南征袁術的戰役中,立有大功。”
“非但不賞,反而奪其治權,恐有傷陛下之明。”
曹操亦是不肯妥協,努力反辯道:
“呂布討賊有功,操自會上奏朝廷表奏其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