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夏浣嬌已經聽過很多遍了。
她已經習慣了。
但習慣是一回事,被人安慰又是一回事。
還好夏浣嬌不是個容易陷入悲觀情緒的人,很快就收拾好情緒,催著徐盈盈趕緊去。
其實不用夏浣嬌催,徐盈盈的速度比他們快多了。
就算兩人落後他們出發,等他們到的時候,估計那群人還沒到呢。
……
劍宗,雲逸山。
這裡是劍宗和人間相接的地方。
一路上叫賣聲絡繹不絕,熱鬨非凡,人聲鼎沸,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凡人喜歡來這裡做生意。
劍宗比其他門派講道理多了,他們對錢財什麼的不是很在意,往往更在意物品品質本身。
而且他們也是講理的。
時不時地還會從自己的指甲縫裡漏出一點凡人能用的丹藥碎碎。
對於那些修真大人而言,丹藥碎碎不是什麼貴重之物,但對於凡人而言,那些碎粉,是真的可以救命的。
所以,劍宗山腳下的商戶,往往是最虔誠的、最誠實的。
他們的攤位也是“一攤傳三代,人走攤還在”。
同理,租金很是昂貴,一般人付不起。
不過前者是堅守本心,後者是有利可圖,利欲熏心。
凡人之間的鬥爭往往不會表現在修真大人麵前,他們隻會讓自己的同類更加難生活。
同等級的苦難,往往也是同等人帶來的。
這仿佛是個無解的詛咒。
夏浣嬌和徐盈盈到雲逸山的時候,這裡已經有門派來了。
是金山寺的和尚們。
這群和尚向來守時,早來也不意外。
他們一來就待在客棧裡,哪也不去,就在那念經。
原本客棧旁的人還有些口角,但這些日子一直聽念經,都覺得自己修身養性了許多,沒有什麼世俗的**了。
夏浣嬌可不樂意和那群禿驢打交道。
他們年年都會派人來劍宗,說自己和佛道有緣,非要自己去當尼姑。
笑死。
誰會想不開去當尼姑啊!
所以這次,夏浣嬌選了個離他們最遠的客棧,也是最貴的客棧住。
這兒,可是整個雲逸鎮風景最好的地。
兩人叫了一間雲字號房,推開靠邊的窗就是鬨市,推開床邊的窗就是一院春色。
這客棧的老板大概也是和劍宗弟子有聯係,給房間上了靜音咒,一點吵雜的聲音都傳不到屋裡。
彆說,煙火氣和冷清同時存在,挺有意思。
兩人的行李都在乾坤袋裡,隻需要登記好,有個房間就行。
夏浣嬌迫不及待的往街上去。
有經商頭腦的人肯定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大賺一筆。
街上一定有不少好玩的東西。
當然了,好玩的夏浣嬌見多了,她更想見著的,其實是好吃的。
她都要憋壞了。
可身後的人一直盯著自己,她不能胡吃海塞。
一出客棧門,就聽見了熱鬨的叫賣聲。
“好吃的雲逸山糖葫蘆,一串十文錢,不甜不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