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近時,宮內宮外張燈結彩,到處掛著紅色燈籠。
皇宮祈年殿裡,排成隊的下人們忙碌地進進出出,為今晚的宮宴上菜。
參加宴會的除了皇親國戚,還有些近臣與外國使節,裡裡外外坐了十來桌。
今天是謩朝的辭風節,也是新年之前的最後一個節日。
辭風節相傳為紀念離家的戰士而立,在這一天,人們會向天祈求,為遠在邊疆駐守或是遠涉他鄉禦敵的戰士祈福。
皇宮也會擺宴,在晚宴上放煙火與天燈。
“爹爹,我也要去嘛!”四歲的文辰堯從屋裡跑出來,拽住文河清的衣角,仰頭看著他。
一旁的文路遠打趣道:“你還沒宴會上的桌子高呢,去湊什麼熱鬨?”
文辰堯不服氣,瞪著哥哥:“你胡說!”
文河清笑眯眯地摸了摸文辰堯的頭:“堯兒留在家裡陪娘親好不好?娘親一個人在家,會感到孤獨的。”
聽見文河清這樣說,文辰堯糾結地低下頭,掰著手指想要理清哪邊更重要。
最後他撇撇嘴,一言不發地跑了回去。
“小豆丁脾氣還挺大。”文路遠笑出聲,被文河清拽著後衣領拉走。
“你也少捉弄堯兒,小心以後他不跟你親近。”
“是是。”文路遠輕飄飄地應下,從文河清手裡掙脫出來。
兩人到祈年殿時,裡麵已經坐了不少人,張之鶴帶著兒子過來與文河清寒暄幾句,便各自落座了。
天熙帝在上座說了幾句場麵話,底下的人附和幾聲,便開始了晚宴。
席間有歌舞助興,在祈年殿的中間表演。
幾經變化,現在的辭風節宮宴,也隻是走個過場,煙會與天燈早就不在進行,也就民間有親人在外征戰的百姓,會自己前去放燈。
文路遠待得無聊,與父親說了一聲,就自己悄悄離開了宮宴。
此時外麵的天色黑下來,而宮裡的燈還沒及時點上,祈年殿外的小路上一片漆黑。
文路遠走了沒多遠,在小路中間聽見有人哭泣的聲音。
像是個小孩。
文路遠循著聲源走過去,在小路旁邊的一棵樹上看見了一個穿著綢緞棉衣的小孩。
小孩看上去比自己弟弟還要小,墨色的頭發梳在兩側,柔順地貼在耳後,紅色的棉衣上繡著複雜的雲紋,衣領上有白色的毛絨。
他的眼角還掛著淚珠,看見有人過來,又止住聲音,抱著樹乾想要把自己藏到後麵。
文路遠抬頭見到他欲蓋彌彰的動作,輕笑一聲:“怎麼,下不來了?”
“……我才沒有!”小孩氣鼓鼓地朝他揮了揮拳頭,然後身子一晃,嚇得他立馬再次抱緊了樹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