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楊戩成功之後,為了給楊嬋的修行路打好一個堅實的根基,他甚至對大天尊低了頭,懇請這位天帝舅舅來親自為楊嬋做引路人。
可是,這引路人是誰,其對修行者未來道途的影響微乎其微。
但楊戩還是求到了大天尊的頭上,因為這意味著最好。
類似這種事情,數不勝數。
楊戩總會儘自己的全力,將最好的給到楊嬋。
楊嬋本以為,這次也是如往常一般,隻是哥哥曆來的行事風格如此而已。
但如今見到了薑臨,這位近年來名聲鵲起的黑律法師,道門新生代的大魁,這才發現,似乎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
自己被盯上了,用來做局。
很難說這到底是在針對誰。
楊嬋深吸一口氣,穩住了思緒,看向薑臨說道:“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她開始講述,自己到底是如何與劉彥昌“相遇”的。
真的很簡單。
不過是楊嬋當時初到華山,為了在這裡站穩腳跟,也是為了以後更好的華山,選擇了人前顯聖。
這本就是應有的流程,誰家正統仙神沒點神跡?
你不讓百姓們看到點真東西,誰管你是什麼神什麼仙?
想要百姓的香火,想要百姓的信仰,就得給百姓們辦點實事。
隻有一地百姓信服的仙神,才是好仙神。
楊嬋有樣學樣,也是這麼乾的。
“華山之下有一窩地龍,本是潛心修行的善妖,雖沒有精靈之道,但也從不傷人害人。”
楊嬋輕聲說道:“可後來,這一窩地龍被邪祟蠱惑,墮入邪道,常常引動地勢,以地龍翻身攪擾百姓,吞噬落入地縫的生民。”
“奴家自然不會置之不理,再加上需要彰顯華山神女之名,本就是一舉兩得之事。”
“於是,奴家出手,將那一窩地龍剿滅,過程裡,被不少的百姓看在眼中。”
“而後,奴家本準備按圖索驥,將那罪魁禍首的邪祟也絞殺掉,但等奴家尋到蹤跡的時候,發現那名為稱心如意閣的邪道勢力,已經被剿滅殆儘。”
薑臨靜靜的聽著,時不時的點點頭,自己的老朋友還是真“交遊廣闊”,在那裡都有老夥計的身影。
隻不過,日後應該就沒了。
“也正是在剿滅地龍的時候,那劉彥昌看到了奴家。”
“起初奴家沒有在意,隻以為是一個尋常的百姓,見了仙神,一時間有些震驚而已。”
“可後來,那劉彥昌便日日盤桓神女廟,一來就是大半年。”
“說他心誠,可他從不敬香,說他心不誠,可風雨無阻天天來守著神女廟……”
“有人勸他上柱香,他便說什麼,我要找的是真正的華山神女,不是這冰冷的塑像。”
“還說,他若是上了香,就是信徒,此非他所願。”
“此番話,在奴家信眾看來,顯然有些僭越褻瀆,可礙於他有舉人身份,尋常百姓也不敢多言。”
“隻當做沒有這麼個人。”
薑臨細細的聽著,問道:“神女後來有做過什麼嗎?”
“有。”
楊嬋越發無奈的點點頭,道:“奴家曾給他遞過一個念頭,勸他離開,莫要在此盤桓。”
“可他不僅不聽,還認為是自己一番癡心打動了奴家,自此後變本加厲……”
“從那日之後,他就越發變本加厲,已經不僅僅是守著神女廟,還會……不停的念叨奴家……”
“一直到了現在,方才法師也看到了,若非是法師那一番話,恐怕那劉彥昌一時半會還不會離開。”
薑臨聽完了楊嬋的講述,不由得撓了撓下巴,神色有些古怪。
這故事,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見色起意,百折不撓,臭不要臉,主打一手好女怕纏郎。
而且打的一手好算盤,華山神女廟就在這,楊嬋是真的跑的了人跑不了廟……
“他有沒有在神女廟寫過什麼東西?”
薑臨所有所思的說道:“比如……娶回長樂侍君王之類的?”
“法師……”
楊嬋嗔怪的看了一眼薑臨,道:“桀紂無論如何,也是一代人王,豈是區區一士子可比?更何況,法師怎好拿女媧聖母娘娘舉例子?”
薑臨眨眨眼,說實話,劉彥昌這一套,跟當初紂王搞的那玩意還真有點想。
心裡想著,他說道:“至少未來幾天,相信那劉彥昌不會再來了。”
“就算以後再來,估計也不會再有信眾顧忌他的身份,任由他放肆。”
楊嬋聞言,轉念一想就知道薑臨做了什麼,隻是問道:“法師這般做,是否有些……違規?”
身為天庭仙神,卻勾連人間權勢,甚至去煎迫一個凡人,確實有些違規。
更不要說,薑臨自身就是天庭的執法部門直屬仙神。
要是往常,薑臨不會這麼乾,但這次不一樣。
天庭如今的當家的親自下的令,隨便薑臨怎麼搞,既然如此,薑臨還有什麼好束手束腳的?
見薑臨嘴角笑容,楊嬋也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想來是兄長提前準備好了一切……
“接下來,法師準備如何行事?奴家自會配合。”
楊嬋收攏心思,正色問道。
薑臨想了想,站起身來,笑道:“貧道身無長物,飯量卻大,厚顏求神女廟一份工來做,也好掙些錢糧飽腹。”
楊嬋聞言一愣,而後笑道:“奴家這小廟也是有福氣,竟能勞動一位四品黑律法師來求職。”
“神女廟還缺了一位廟祝,本不想設立,但既然法師來了,還請法師操勞起來?”
“如此,甚好。”
薑臨點點頭,笑眯眯的應了下來。
…………
神女廟的香火旺盛了很多,本來如今已經快到了年關,來上香的百姓就多,現在更多了。
隻不過,新多出來的這些,相當一部分都是華山周邊的小娘子。
大周風氣開放,未出閣的小娘子也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隻是來鮮少有來廟裡上香的。
而且還跟約好了似的,離得近的,幾乎是天天都來,而且樂此不疲。
不知被什麼吸引來的小娘子們,吸引來了不少的富家少爺和士子,而人們一看,謔,這些有錢的有學問的都來上香,那這神女廟一定很靈。
於是吸引來了更多的百姓。
人一多,小娘子們想要進去上香,就得等更久,於是來的更勤更早,而公子哥和士子們一見,於是也跟著來的更勤更早,百姓們一見,於是也……
一個完美的良性循環。
至於這個循環的開端嘛……
神女廟來了一位好看到過分的廟祝,是這段時間華山周圍的富貴人家小娘子圈子裡最熱門的話題。
而伴隨著封地華山的江王郡主,憑借那一手聖上都讚歎的丹青,將那廟祝的身姿落於紙上之後,隨著傳閱,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就在這個時候,江王郡主一句“奴家之筆,繪不下廟祝風姿萬一”,有了這麼一句話,引得更多的大姑娘小媳婦來神女廟,想要親自看看那廟祝風姿如何的絕世。
“這位善信,貧道說過很多次了,您的姻緣還不到時候,得等到十八歲,方才有所征兆,現在算再多也沒用。”
薑臨無奈的放下簽筒,看向眼前一身華貴衣裙,顯然精心打扮過的少女。
而一看對方那杏眼含春,雪腮染紅的模樣就知道,對方壓根就沒聽自己說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