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到了六月份。
京師漸熱。
翰林院檢討廳內,已置上冰鑒。
冰鑒內有冰。
中空之處,可放置瓜果、飲子,用於官員夏季消暑。
沈念將五月的起居注歸檔,換作一份空白的白棉紙冊子。
六月初三。
沈念寫道:三日庚午,上視朝。
六月初四。
沈念寫道:四日辛戌,上禦文華殿講讀。
……
六月初七。
沈念寫道:七日甲戌,上禦文華殿講讀。
六月初八。
沈念寫道:八月乙亥,都察院左都禦史葛守禮屢疏乞辭,事下內閣……上批守禮疏……
……
這就是沈念撰寫起居注的日常。
或輪值君前,或翻看章奏文書,然後撰寫出與小萬曆相關之內容。
翰林院的侍讀、侍講學士,會對沈念撰寫的內容進行審查。
至於張居正。
他一直都未曾翻閱起居注。
他相信翰林院,也是實在沒空閒。
沈念看似每日都在禁中、翰林院、家中,三點一線,周而複始。
其實。
皇帝日常與兩京十三省的軍國政務都在他眼皮下飛掠而過。
這些內容都是沈念青雲直上的墊腳石,他閱覽之時,甚是認真。
近日最重要之事。
莫過於左都禦史葛守禮以年老致仕。
朝廷加封其為太子少保,月給米四石,每年提供六名人夫供他驅使。
這就是正二品官員致仕的待遇。
與唐宋官員相比,待遇實在是寒酸,但已強於九成九的官員。
很多低級官員致仕後,根本沒有退休金,不得不以賣詩書度日,有因罪被罷官的官員甚至連棺材板都買不起。
這也是許多官員在仕途時,拚命撈錢的一種原因。
朝廷對官員之恩太薄了。
像海瑞那種。
穿著布衣草鞋、逢年過節才吃二斤豬肉,為清名而使得家人缺吃缺喝的官員,如麟毛鳳角。
沈念自認做不到。
若真到了那一步,他寧願辭官經商,也不會為了狗屁清名,而使得家人遭罪。
……
六月二十六日,近午時。
夏日炎炎。
就在京師各個官衙的官員們,聽著蟬鳴、坐在工位上昏昏欲睡之時。
又一條新政之法。
如同一瓢帶著冰碴子的涼水,澆在所有官員頭上。
張居正對積弊已久的驛遞製度動手了。
《給驛條例》下發全國,即日執行。
簡單來講,條例內容主要有三點。
其一,限定勘合(即驛遞使用介紹信)範圍,官吏非公不準乘傳,乘傳須依照品級公務攜帶物品。
其二,領用勘合的官員,使用的車馬、驛夫、日程、供應待遇,皆有定製,不可擾民,不可逾矩。
其三,凡內外各官丁憂、起複、給由、升轉、改調、到任等項,俱不給勘合,不許馳驛。
此條例一出,京師各個官衙當即就炸鍋了。
因其動了無數官員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