懾於金人的壓力,對於張邦昌的登基,宋室官員雖是不支持,卻也不得不上書懇請張邦昌稱帝。
對於張邦昌的內心來說,他是拒絕的。
一是重文輕武的宋王朝文人風骨自來就硬,這實屬篡逆之道。
二是金人隻攻下汴京,其他城市都還在趙氏族人手裡,尤其是康王趙構,金人一走,趙構還不得把他大卸八塊。
但審時度勢,自己隻能就範,待金人北撤,自己再迎請趙構回來,此乃萬全之策。
在此期間,自己一定要小心翼翼,千萬不能事後讓趙構抓住把柄。張邦昌心裡盤算著。
是日,皇宮內張燈結彩,張邦昌登基之日。
百官等候多時,張邦昌終於出現在大殿內。百官剛要朝拜,張邦昌揮手製止。
百官麵麵相覷,看向一旁臉色鐵青的完顏宗翰,不知是拜,還是不拜,隻得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張邦昌堅決不坐龍椅,不行篡逆之道,不稱“朕”。
他令左右在龍椅西側放了一把椅子,坐在這把椅子上還在痛哭流涕,讓百官一看就知道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自己是被逼迫的。
完顏宗翰看到張邦昌弄這一出,氣不打一處來,但在百官麵前,也不得不給他點麵子,隻得狠狠瞪了他兩眼。臉色依舊鐵青。
張邦昌一上任,就向完顏宗翰要了幾項特權。
第一,不得毀壞趙氏的陵廟。
第二,不要繼續搜刮金銀,讓汴京百姓得以喘息。
第三,金軍須於幾日內班師回朝,不得長久駐紮。
第四,國家叫大楚,不再另立廟號;
第五,他需要犒賞軍民功臣和大赦,需要金軍支援一點金銀作為犒賞之用。
這幾點,金人全部答應了。之後,張邦昌又提出能不能釋放一些扣押的官員,金人也答應了。
金人也在此時正式宣布,豁免了剩餘需要繳納的金銀。
作為戰後恢複,張邦昌為汴京百姓還是做了許多實事的。
潘佑安自從勸諫有功,被提拔為中書侍郎,作為中書省的副職,未來宰相的不二人選,潘佑安負責起草詔書、冊書、向皇帝提建議的疏、表、議等重要文件,與張邦昌走得很近。
朝祖上的榮耀巔峰更近了一步,潘佑安天天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
潘世存也變得高傲起來,在汴京城內昂首闊步,目不斜視。
張邦昌在得到金人允許後,釋放赦免了大部分宋室官員。
神來酒館的掌櫃蔣曾,楊崇德的故交,看到救出楊家人有希望,便積極運作,用大量錢財買通了張邦昌的紅人宋齊愈。
拿著“釋放楊崇德家眷”公文的蔣曾剛來宋軍軍營,就遇到了潘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