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昭、公孫策、四校尉,官升一級。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趙楨現在正式親政,自然也要任用自己的親信。
短短三天時間,便幾乎將丁渭、夏竦一黨儘數驅逐出朝。
調回曾被天後貶謫在外的王曾、範仲淹等一批大臣。
朝堂之上,瞬間又注入了一批新鮮的血液。
唯獨首相呂夷簡沒有被貶。
以為自己可以安然無恙了,不想皇上退朝之後,和張皇後訴說劉太後一黨往日如何把持朝政,欺君罔上。
張皇後忽然說了一句:“陛下,呂相不也是太後的擁躉麼?”
趙楨聞言,猛然驚覺,第二日上朝,便將呂夷簡罷相,調離開封。
呂夷簡當場都蒙了,事後才得知是張皇後在皇上麵前進了讒言,遂懷恨在心。
趙楨隨即任用王曾為首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範仲淹為參知政事。
大宋朝,頓時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麵。
時光飛逝。
不覺過了兩個月。
在包拯治理下,汴梁城內,一派繁華安定。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稱道。
話分兩頭。
李宸妃入主後宮後,每日閒來無事。
先帝真宗趙恒,共六個兒子,除趙楨外,其餘夭折。
共有兩個女兒,一個大長公主升國公主,一個是惠國公主。
八公主惠國公主十九歲,性格卻恰恰相反,刁蠻任性,不愛學習。
兩位公主對太後都格外敬重,是以太後也格外喜愛兩位公主,猶如親生女兒般看待。
大長公主又名七公主,小了皇上兩歲,今已二十三歲。
天資聰慧,少有才學,最擅詩詞文章。
常自言,若為男兒身,也是個狀元。
故而立誌要許配一個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人。
當初劉太後有意讓她和首相呂夷簡聯姻,可升國公主得知呂夷簡之子乃名不副實的庸才,反對這樁婚事。
此事便不了了之。
如今李太後見她已老大不小,也替她著急。
心裡猛然想到,開封府府尹包拯如今將近三十,也尚未婚配。
她常念包拯替她平反冤屈之恩,又是個名揚天下的大才子,若能招贅他為駙馬,也是一樁良緣。
這天,升國公主來向她請安,太後便趁機提及此事。
升國公主見太後要將自己許配給包拯,詫異不已,笑道:“包拯雖有青天之名,卻隻是進士出身,如何配得上我?”
李後聞言卻笑了起來,她在開封府多日,豈能不知包拯才學。
“公主差了,哀家最是了解包卿,他非但是個治世能臣,更是個博通古今的才子,其見識,當今才子,無人可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