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清脆的哢嚓聲,鮮血四濺,包勉的首級咕咚滾落在木盆中,再無聲息。
“不——兒呀——”
看著兒子慘死,吳妙真手足無措,一口氣沒上來,當場昏死了過去。
等她再度醒來的時候,已是在駙馬府的臥房,眼前浮現的乃是包拯和公主。
但她還不願接受兒子被鍘了頭的事實,懷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個噩夢。
“嫂娘,你不是做夢!包勉已經死了。”包拯斬釘截鐵回應。
“勉兒——”吳妙真再度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唾罵包拯不是人,白養他長大了。
包拯跪在床前請罪,可她哪裡聽得進去,隻是唾罵包拯無情。
包拯也不回話,任由她罵,一麵讓公主和婉兒照顧嫂娘,一麵將案卷呈遞朝廷。
趙楨看了案卷,心中一陣悵然和慨歎,對包拯越發敬佩。
就連皇後和龐太師得知包勉被鍘的消息,都感到震驚和不可思議。
一個人,居然可以狠心到如此境地,太可怕了。
“包拯啊包拯,你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連自己的親侄兒都不放過,老夫真是太小看你了。”
龐太師心中不禁對包拯的狠辣手段感到佩服,他自認為自己心狠手辣,做事不擇手段,但沒想到大宋朝中竟有比自己還要狠辣的角色。
龐太師素來以心狠手辣著稱,行事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他未曾料到。
大宋朝,竟有人比他還要狠辣,這讓他不得不對包拯刮目相看。
這樣的人,無疑是一個真正的勁敵。
以後對付起來,恐怕會非常困難。
至於曹皇後,她並沒有像龐太師那樣想得太多。
在她看來,包拯之所以這麼做,顯是站在了國家的立場上,而非像龐太師所想的那樣,隻是為了在朝中立威。
因此,對於弟弟之死,她的心中也逐漸釋懷了。
以前,她認為包拯殺國舅,是為了在朝中立威。
是為了包拯自己的青天大老爺的名譽,罔顧他人的痛心。
現在看來,是真的誤會包拯了,是自己心眼太小,格局太小,憤怒使她失去了理智,沒有站在國家的高度思考問題。
包勉的死訊傳開之後,一時間,朝野震驚,眾說紛紜。
有人讚揚包拯大公無私,有人指責他無情無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包拯並沒有在乎彆人怎麼評價。
畢竟,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世上也沒有絕對的對錯。
也沒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麵麵俱到。
賣傘的人希望天天下雨,賣米的希望每天萬裡晴空。
他也不是神仙,做不到讓每一個人都滿意。
是非功過,任人評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