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元一再告誡自己,這件事情不是他能管的。他如今最好的選擇便是趕緊收拾包袱回鳳凰鎮。然後在鳳凰鎮做個教書先生,與父親一樣,了此殘生。
但是不該如此的啊,事情的結果不該是這樣的,太子不該背負罵名,天子學子應該知道太子為何而死。
王伯元提筆寫了三封信,一封給父親王縣丞,告訴他,自己要去正心中的道。一封是給葉淩羽的,勉勵他要好好讀書,做個一心為天下蒼生計的好官。最後一封便是給李春葉的,告訴她自己移情彆戀了,娶了彆的女子,讓她忘了自己,找個好人嫁了。
前麵送出的信已經不能截下來了,王伯元便加錢,讓儘快將這三封信送回去,希望父親王縣丞尚未帶李春葉和葉淩羽進京。
做完這一切,王伯元便開始寫太子最後的奏折,日日夜夜不停筆,一連寫了百餘份。帶著這些奏折,一路撒著便去了太廟。太廟外麵有登聞鼓,登聞鼓響,直達天聽,即便是天大的冤屈,也便能為世人知曉。
到了太廟,王伯譚敲一下登聞鼓,便念一句奏折中的內容。
痛苦期嚎,上可貫穿九霄,下可傳至天下學子。很快,他的身後便站滿了人。
三十響登聞鼓,那是太子的冤屈。
王伯元丟掉鼓槌,朝著太廟跪下,高聲喊道:“太子奇冤,絕非舞弊之人,求陛下明察,還太子清白。”
剛開始眾多學子還認為王伯元此舉,是因為他受太子信寵,可是越聽太子絕筆奏折內容,心中越是激蕩,能夠寫下這些內容的太子,怎麼可能會徇私舞弊。
很快便有人高喊“求陛下明察,還太子清白。”然後,便有更多人的參與進來。
“求陛下明察,還太子清白。”
“求陛下明察,還太子清白。”
……
事情鬨的很大,禦林軍,應天府都來人了。
帝王震怒,要打死王伯元。
徐閣老諫言道:“陛下,此時若是打死了王伯元,怕是會引起暴亂,還請陛下允了他,剩下的事情,微臣會去處理。”
敲登聞鼓,麵聖前需要先打三十大板,以做殺威之用。
三十大板下去,王伯元的命便丟了大半。
帝王下旨,重查科舉舞弊案。
王伯元激動的朝著皇宮的方向磕頭,高喊道:“謝陛下,謝陛下,”王伯元忍不住的哽咽,“微臣替太子殿下,謝陛下。”
太過疼痛和激動,王伯元完全沒有注意到頭上的豬頭銀發簪掉落了。
眾人散去,一個乞丐模樣的男人,撿起了簪子,塞進了懷裡。
王伯元以為鬨了今日這一出,帝王為了平息眾怒,也肯定要重查此案,還太子清白,給天下學子一個交代才對。
可是,王伯元終究是天真了,本就是帝王要廢太子,怎麼可能會為太子翻案。王伯元此舉意在要挾帝王,帝王怎麼可能容忍的了。
不出三天,判決如舊,隻是加了一條,王伯元被判流放極北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