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上午九點半,張天成來到中影。
一進入中影大門,“張導,張導。”
張天成回頭一看,於東正邁著小短腿朝他小跑過來。
等到於東走近後,張天成一邊放慢腳步往前走,一邊打趣一旁的於東。
“於總,聽說最近博納的動作不小啊,你這是準備要大乾一場吧。”
“小打小鬨,小打小鬨,比不過張導你。”
於東嘴上客氣,但那神態,卻是儘顯春風得意。
也不怪他春風得意,年初的時候他找了紅杉資本向博納投資,還向保利集團借貸2億。
紅杉資本投資博納是因為這幾年影視行業紅火,資本嘛,哪裡能賺錢就去哪裡,博納在國內那是排名前茅的發行公司,值得投資。
不止紅杉資本,很多著名投資公司如idg資本,d資本都在今年進入了影視圈。
隻是他們比較謹慎,直接影視公司風險太大,去投資旅遊和影視結合的公司。
上個月的時候,張天成就接到任中倫的電話,說idg資本想投資熊貓影視。
任中倫也想拉idg資本進入熊貓影視,借用資本的資金去開發遊樂園項目。
上影雖然是國企,但現在這經濟,除了壟斷性的國企,其它國企也缺錢。
遊樂園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很耗錢,加上想將遊樂園做大,光靠《功夫熊貓》的ip肯定不夠,還得以西遊記為主題搭建遊樂區。
還得買一些知名動畫的ip版權,比如葫蘆娃,魔方大廈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上影美術廠製作,但錢得給啊,並且也還得向原作者付錢吧。
總之就是,想發展主題遊樂園,需要的資金是個天文數字,靠《功夫熊貓》係列的票房收入,和玩具收入,就算加上遊戲收入,那也不夠。
畢竟經濟狀況擺在這裡,願意花錢去遊樂園的還是很少,前期肯定得虧個好幾年,才能賺錢。
前期賺不到錢,貸款就不合適,銀行貸款是要給利息的,長期賺不到錢,資金壓力就比較大。
至於拉idg資本投資,張天成沒有什麼意見,讓任中倫決定,反正熊貓影視他不管。
博納除了接受紅杉資本投資,還向保利借貸2億。
能向保利借到2億,是因為保利和博納一直都是深度合作關係。
03年的時候,博納就與保利子公司合作成立一家公司叫保利博納。
與保利和董平的合作不同,保利博納,博納有51的股份,也就是控製權在於東手裡。
至於董平,起初他的華藝公司被保利收購後,圈內外都傳董平擁有一半股份。
可看這兩年,董平除了投資吳於森的《赤壁》,就沒有任何動作,甚至在公共場合露麵都很少,就知道江至強當初的話說對了,保利花重金收購華藝的股份,肯定會將控製權拿在手裡。
董平應該是起初在保利華藝肯定是有充足的話語權,可到後麵,保利將董平在公司的嫡係清掃後,董平在保利華藝就沒什麼權利了。
有了錢,於東是大手筆連出。
第一就是加大宣發的發展。
博納的宣發,發展的很穩,速度也很快,現在都快趕超華宜了,但博納的發展模式很費錢。
博納在宣發上的發展模式,是在一二線城市都安排一個發行負責點,這樣就能將發行能力做到更大更穩。
甚至以後,經濟發展起來後,博納還要在三線城市安排發行負責點。
在每個城市裡有發行人員,就能確保在宣發上不會出錯,並且還能因地製宜的去發行,不過全國那麼多城市,這種模式太費錢了。
青色影視公司在宣發上也是這種發展模式,當初青色影視公司剛成立時,發行能力不行,發行電影都是找於東一起。
跟在於東後麵,張昭學到了博納的做法,這幾年從製造電影業務上賺的錢,也都被他拿去發展發行業務。
發展宣發能力,在業務上,於東也沒閒著。
3月份的時候,《颶風營救》拍完了。
拍完後,程龍沒有歇息,立馬與英皇合作成立公司,然後聯合中影,寰亞還有嘉禾籌備《神話》。
而《神話》項目剛傳開,於東就飛去港島找程龍,談下電影在內地的發行權。
在製作電影方麵,也沒閒著,於東與寰亞公司達成合作一起投資籌備《頭文字d》,並且吳於森的《赤壁》,也參與了投資。
能參與《赤壁》,於東覺得是意外之喜,因為《赤壁》需要的場景,吳於森要全部重新搭建,導致投資劇增,於東知道後,連忙聯係保利華億,通過保利華億參與了進去。
見於東春風得意,張天成笑著給他潑冷水。
“於總,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說聲,聽說《頭文字d》,博納有參與投資,而那部電影的主演是周節倫。”
於東瞬間變成苦瓜臉。
張天成的話沒有完全說明白,但於東是個聰明人,哪還不明白什麼意思。
當初台圈和張天成互相攻擊,周節倫可是聲援了台圈,也就是攻擊了張天成,以張天成的脾氣,不搞《頭文字d》那不可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