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帥,您坐著,讓我來!”
見吳憂將手伸向茶壺,卻被曹震搶先了一步!
“有勞了,曹大哥!”,接過茶盞,潤了潤喉之後,吳憂這才向圍成一圈的眾人講述起自己的計劃,
“諸位都是前輩,經驗豐富,且戰功卓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道理,想來也無須晚輩班門弄斧,
以在下的拙見,咱們這第一步,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其戰船全部摧毀,先徹底斬斷倭畜的後路,令其無處可逃!
屆時,四麵環海的倭國,將變成一隻碩大的甕,而倭畜,自然也就成了甕中之鱉!”
在場之人皆是半生戎馬,自然不乏自己的見解,安慶侯仇成當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倭國雖說是彈丸之地,卻也是獨立王國,幾百萬眾,恕卑職直言,咱們欲斷其後路,將其一網打儘,僅憑二十萬眾,怕是力有不逮吧?”
“既然話說到這了,那本帥也不妨先給諸位透個底!”
說罷,擱下茶盞的吳憂,劍眉微挑,“此行征倭,並非僅有二十萬大軍,確切的說,應該是二十五萬至二十八萬,
並且,這五至八萬人馬,皆是能戰善戰的沙場老兵!”
此言一出,眾人先是微微一愣,繼而雙目一亮,畢竟眾人非常清楚,雖說的確如吳憂所言,此行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
若僅僅是給予倭國重創,眾將毫不懷疑,最後的勝利,必定屬於大明,
可於滅國之戰而言,僅憑二十萬眾,且又是跨海遠征,不得不說,眾人這心裡,多少有些底氣不足,
此時乍然聽聞還有一支五至八萬,且還都是能戰善戰的老兵,試問,眾人又豈能不為之激動?
“吳帥,不知您說的這五至八萬人馬,從何處”
“曹大哥,你先彆激動,坐下,聽我把話說完!”
或許是因為兩世夙願,不久後就將徹底實現的緣故,此時的吳憂,心情格外的舒暢,
“若按原計劃,我大明此次本該是五十萬大軍征倭,而原定的征倭兩路大軍主帥,也並非湯帥和晚輩,
同理,原定的統兵主將,也並非在場的諸位,而是另有其人,個中道理,想來也無須晚輩言明,
民間有句俗語,說的很到位,不蒸饅頭爭口氣,咱們,可不能成為茅廁裡的廁紙,隻有如廁的時候才想到咱們!”
有道是請將不如激將,見眾人臉色漲紅,吳憂自然清楚過猶不及的道理,
提起茶壺給眾人倒上茶水之後,吳憂嘴角微掀,流露出一抹嘲諷,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不成想半路冒出個攪屎棍,趕著投胎的殘元、及西南土司這兩方勢力,竟牽製了我大明的大半兵力,
故而福浙征兵二十萬,雖說是權宜之計,然而對付亂付亂成一鍋粥的倭國,不說易如反掌,卻也並非難事!
而晚輩之前所說的那五至八萬兵馬,有兩處妙用,一,因他們之前常與倭寇征戰,故而極為熟悉水戰,待到我大軍儘數摧毀倭寇戰船,
屆時,自當海上稱霸,有如遊弋在海上的幽靈,替咱們清剿漏網之魚,
其次,可做奇兵之用,有道是未雨綢繆,有備無患,若局勢與我不利,或待到時機成熟,這一支奇兵,或可起到扭轉戰局,一擊絕殺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