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連農機班就四個知青,管理著26連的六台康拜因播種機。
26連的幾台拖拉機也歸農機班的四個知青管理和養護。
農閒的時候,農機班的幾個知青,和連裡的其他知青一樣的上山伐木,一樣的開墾荒地。
因為他們是農機駕駛員,多少也搞點特殊。借著修理農機,可以玩幾天,不出工也是常有的事,倒也挺滋潤的。
到春播農忙的時候,農機班的四個知青就倒騰不開了,上千坰大田的播種,全靠這四個知青開著連裡的幾台播種機來完成。
26連的其他知青可以輪班休息,可是農機班的知青就不能休息了。
為了趕進度,不耽誤大田的播種,六台播種機輪番上陣,不分晝夜的在大田工作。
駕駛播種機的4個知青吃住在播種機上,一身油一生土,每天睡不了幾個小時的覺,實在是累的不行了,就在車上打個盹。
大田播種完後,這四個知青每人身上都要掉幾斤肉。
26連的知青,沒人願意去農機班。
農機班的班長是個從廣東來的老知青,他的名字叫鄭衛國,長得一臉大胡子,很彪悍,不像南方人那樣的瘦小。
知青們很少叫他的大名,都習慣叫他鄭大胡子。或者乾脆叫他大胡子,鄭大胡子是六零年來的北大荒,性格很直,平時愛發幾句牢騷,不招領導的待見。
和26連幾任連乾部都合不來。本來他已經升到排長了,就因為多說了幾句話,得罪了當時任三團政治部主任的王實秋,又把他打發回了農機班。
那是六八年後秋的一天,農三團的政治部主任王實秋來26連辦事。
中午在食堂吃飯的時候,26連的連長萬明讓分管食堂工作的金福華多加兩個菜。
金福花平時看不起王實秋。也沒把萬明的話當回事,他隻讓炊事員加了一個菜,白菜木耳炒肉片。
王實秋有點兒不高興了,小乾臉立馬耷拉了下來。
二排排長的鄭大胡子不識相,他拉著金福華手開玩笑的說
“金指導員,咱們三團的政治部王主任來26連視察工作,你應該多加幾個硬菜,你看咱們王主任的身體,瘦的像個小雞子似的,應該趁他來26連視察工作的機會,給王主任好好補補身子,讓我們26連的知青也跟著王主任沾點光”。
本來是幾句玩笑話。在平時也就過去了。
正好那天王實秋的心情不好,鄭大胡子的這句玩笑。讓王實秋給聽到了,王實秋的小臉當時就掛不住。
他惹不起金福華,但他敢處理這大胡子。
吃飯的時候,王實秋對萬民說
“你們連的那個鄭大胡子廢話真多。說話總是陰陽怪氣的,他不是想跟我沾光嗎?那就讓他和我沾光吧,二排的排長,彆讓他乾了,讓他去農機班當班長去吧,他的修理技術不是挺過硬的嗎?我們應該發揮他的長處,好鋼用在刀刃上”
王實秋也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鄭大胡子就又回到了農機班。
大胡子因為嘴碎去了農機班,可是他的性格卻一點兒都沒改變。
每天照樣是怪話連篇,看不慣的事總要叨叨上幾句,本來可以多給農機班分幾個知青。
就因為鄭大胡子的這張嘴,26連的幾任連長,硬是沒有給農機班多派幾個知青。
馬上就開始重播了,鄭大胡子找了好幾次連長和指導員。
讓連長和指導員多給農機班調配幾個知青,李浩表麵答應的挺痛快,就是不見行動。急得鄭大胡子抓耳撓腮,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正好昨天下午,師政保處兩位知青乾事把張海波送了過來,李浩也沒和其他幾個連乾部商量。就把張海波交給了農機班的鄭大胡子。
張海波和鄭大胡子也認識,但彼此間沒有打過交道,不是太熟悉。
張海波在27連當指導員時,就聽說過26年有個愛說怪話的知青叫鄭衛國,還知道他的外號叫鄭大胡子。
鄭大胡子也聽說過27連的指導員叫張海波,給師長孫啟民當過秘書。他還聽說趙海波在27連當指導員隻是個過渡,時間不會太長。
沒想到張海波在27連隻當了一年的指導員就犯了錯誤,被下放到了他們26連,最後還被安排在了農機班,成了他手下的一名知青。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雖然鄭大胡子知道張海波是來26年接受勞動改造的,但他一點兒都不歧視張海波。又是幫張海波搬箱子,又是幫張海波整理床鋪,感動的張海波不知道說什麼好。
鄭大胡子知道張海波有文化、有才學,因此他對張海波特彆佩服。
儘他自己的能力在幫助張海波!
並再三叮囑他手下的三個知青,誰都不能欺負張海波。
張海波也沒有想到他會被下放到26連。對這樣的分配,張海波感到有點突然。
他覺得這樣的分配,就已經算很不錯的了。他現在已經被撤職,已經不是27連的指導員了,如果真要是再回到27連,那將會是一件很尷尬的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現在分到26連,情況會好些。
讓他沒想到的是,東方曉曉也調到了26連,而且還在26連嫁了人。
張海波是吃晚飯的時候,聽食堂的知青們說起這件事的。
那天正好是星期四。
鄭大胡子領著農機班的幾個知青來連部蹭飯,東方曉曉和金福華回縣城過周末去了。
張海波在食堂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裡很難受!
當初他被關押的時候。曾讓人捎出信來,讓東方曉曉不要等他,找個好人嫁了吧。
當初在那樣的情況下說這樣的話。他也沒有辦法,現在他自由了,聽說東方曉曉這麼快就有了意中人,而且還和人家結了婚。
他眼前一黑,幾乎就要站不住了!
他聽知青們閒聊。東方曉曉嫁了個比她大近20歲的老八路,都能做他的父親了。
張海波也不知道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東方曉曉是怎麼想的?
這個老八路金福華,他也聽說過,但是沒有打過交道。他知道這個金福華。14歲就參加革命。沒有文化,性格特彆的直。
常說一些領導不愛聽的話,經常得罪團裡師裡的乾部。革命這麼多年了,一直還是個副指導員。
張海波還聽說金福華人好,沒有壞心眼,老夫少妻,東方曉曉嫁給金福華後肯定不會吃虧。
張海波難受歸難受,他還是把心放了下來,他真心的希望東方曉曉有個好的歸宿。
心是放下了,痛苦和失落卻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