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的腿還沒好利索,走路一瘸一瘸的。楊軍和蘇媽媽細算了一下日子。
從大姨摔跤到現在有半年多了,傷筋動骨100天。大姨的年歲大了,半年的時間也應該好了。
楊軍和蘇媽媽商量,準備抽個時間把大姨接到哈爾濱去,找個專家給大姨診斷一下。
大姨的腿腳不方便,蘇媽媽的家一下子就淩亂了起來。
那杏花從小在家乾慣了活兒。從進蘇媽媽家的那一刻起,那杏花就沒閒著,裡裡外外的把蘇媽媽家打掃了個遍。
最後把蘇媽媽替換下來的衣服、床單兒都洗了。
看著那杏花忙亂的身影。蘇媽媽高興的對楊軍說
“小軍,就讓杏花這孩子留下來吧,住在媽媽家,媽媽喜歡這孩子。杏花這孩子長得質樸端莊,渾身上下都是靈氣。媽媽明天就去找於懷寶書記。憑著這張老臉,也要把杏花保送進八一農大學習美術。等吃過午飯,媽媽領著你和杏花去一趟邵慧瀾的家,讓邵慧瀾家的美術老師看一下杏花的繪畫功底。
楊軍聽了蘇萍的話,心裡泛起了嘀咕。
他不想去邵慧瀾的家,但為了杏花進八一農大學習美術,他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大姨見杏花進屋就沒閒著,把她半年沒做的家務都給做了,挺過意不去的。眼看就到中午了,他挎了個籃子要出去買菜。準備做一頓好飯,招待第一次上門的那杏花。
蘇萍不放心大姨一個人去。披了件衣服和大姨一同上了街。
楊軍發現那杏花在整理蘇媽媽書架。
她把書架上雜亂無序的書碼放的整整齊齊。按曆史,文學,農學,雜誌,分門彆類的整理了出來!
楊軍要幫助那杏花,那杏花不讓他乾。
楊軍閒著無聊,就把蘇媽媽書架上的書拿在手裡翻看了起來。
能看的出來,蘇媽媽的閱讀的範圍很廣,書架上各方麵的書都有,但她最喜歡讀的是詩歌、散文、曆史之類的書籍。
書架上除了厚厚的曆史、地理書籍外。
還有一些新月派詩人出版的詩集,有現代詩人徐誌摩的書籍,還有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集。
楊軍喜歡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
他的行李箱裡就有兩本泰戈爾的詩集,但和蘇媽媽書架上的這本泰戈爾詩集不一樣。
蘇媽媽的這本詩集是泰戈爾的名著《飛鳥集》。
楊軍特彆喜歡這本書。
他來北大荒後。一直在尋找這本詩集,找了很多的書店,都沒有找到這本書。
今天在蘇媽媽的書架上意外的找到了這本詩集。
高興的拿在手裡翻看了起來。
那杏花半天沒有聽見楊軍和她說話。她扭過頭來看向楊軍
發現楊軍正聚精會神的捧著一本書在看,便也湊過去。和楊軍一起看了起來。
楊軍對杏花感慨的說
“杏花,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不但詩詞優美,而且富有極深的哲理性。你看泰戈爾的這句話說的多好
“使卵石臻於完美。並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楊軍怕那杏花聽不懂,又給那杏花解釋了起來。
這句話的意思是,讓河流中的卵石變得完美,不是捶打擊的結果,而是流水的耐心磨練。
其實那杏花能聽懂楊軍讀這句詩的寓意,她雖然是個農村的女孩。
但她是農村少有的女高中生。是那種有才情的姑娘。
她認真的傾聽著楊軍朗讀泰戈爾的詩詞,是在享受楊軍給她朗誦詩歌的氛圍。
書裡夾著一張折疊起來的信紙,掉在了地上。
楊軍不知道蘇媽媽在寫著什麼。從地上拾了起來。信紙上寫的一首詩歌,字跡雋秀。
楊軍知道這是蘇媽媽的筆體,他扭過頭來看了看杏花。見杏花也在認真的看。
楊軍情不自禁的讀了起來。
《跋山涉水去看你》
十年日落,
十年黃昏,
把個“想”字堆積在心頭。
折磨的人,鬢白如霜。
十年,有時
白駒過隙,轉眼即逝!
把個愛字,扔在生活裡。
孤獨徘徊。
想跋山涉水去看你。
給你唱一首婉約的歌。
把一個“情”字。
打撈起來,放在你的心上。
卻已是日暮黃昏。
絲絲的白發,在風中搖曳。
記得曾經和你許願,執子之手。
現在又無法和你同老。
不小心,生活開了個無情的玩笑。
如果生活可以重新開始,
隻想和你相偎相依。
靜候花發重生。
和你一同咀嚼如水的日子。
蘇萍的這首《跋山涉水去看你》。楊軍讀得如醉如癡。
好一會兒,楊軍才緩過神來,對同樣在那兒陶醉的那杏花說
“杏花,你以後就要在蘇媽媽家生活了。你了解蘇媽媽和大姨的過去嗎”?
那杏花看著楊軍,搖了搖頭。
楊軍把泰戈爾的《飛鳥集》合上,平靜的和那杏花說。
“蘇媽媽出生在四川宜賓市敘永縣的一個封建大地主家庭。大姨是蘇媽媽家的丫鬟。蘇媽媽很早就參加了革命。後來隨丈夫去國留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土地革命時期,蘇媽媽的丈夫回國參加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後來犧牲在長征的路上。蘇媽媽因為懷孕待產留在了國。因為種種原因,蘇媽媽直到1952年才回國。回國後,蘇媽媽一直在北大荒擔任領導職務。大姨是解放以後,蘇媽媽的家被土改,大姨生活無著,千裡北上來投奔蘇媽媽。從那以後姐妹倆就在一起,相依為命。蘇媽媽明年就要退休。兩位老人都上了年紀,生活上有很多的不方便。尤其是大姨的腿還沒有痊愈。你在八一農大學習美術?閒下來的時候,來幫蘇媽媽做些家務。像你這樣勤快的人。蘇媽媽和大姨肯定會喜歡你的”。
那杏花沉吟了一下說
“行啊,小軍哥,那我就住在蘇媽媽家,照顧兩位老人。對了,小軍哥,蘇媽媽的丈夫犧牲後。蘇媽媽就沒有再嫁過嗎”?
楊軍搖了搖頭說
“蘇媽媽和丈夫感情篤深,得到丈夫犧牲的消息後,她悲痛欲絕。
發誓永不嫁人,孤獨終老”。
那杏花看了楊軍一眼,又看了一眼蘇媽媽的詩詞《爬山涉水去看你》。仔細的琢磨了一會兒才說
“小軍歌。不對吧,蘇媽媽的丈夫犧牲在長征的路上,那應該是1937年前的事了,現在有30多年了吧?而蘇媽媽的這首詩寫在了現在。
蘇媽媽的心理。應該還有另外一個人,蘇媽媽的感情生活裡,肯定還有另外一個人出現過!這個人是誰呢”?
那杏花的這句話把楊軍問住了。
他想了想。從那杏花的手裡接過蘇萍的詩稿來,又認真的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