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自1851年進入澳洲開展業務,為澳洲發展所做的貢獻是有目共睹。”馬丁擲地有聲地說道。
“我們公司向來遵紀守法,1856年,你們要求每個入境的華人5英鎊入境稅,在商議之後,我們接受了每個華人繳納2英鎊的入境稅。
現在你們連商量都不和我們商量,新的移民限製法案直接將原本2英鎊的入境稅直接提高到了25英鎊。
還限製各色商船每百噸僅能載一名華人進入澳洲的港口。恕我直言,如此無禮,帶有歧視性的條款,我們公司無法接受,也不會接受!”
安布雷拉公司遵紀守法的說法有待商榷,安布雷拉公司能在囚犯遍地的澳洲立足,壟斷澳洲淘金業,和英帝國的東印度公司在澳洲呈分庭抗禮之勢,自然不是什麼善類。
但馬丁說得也是實情,表麵上安布雷拉公司確實遵守了澳洲殖民當局的法度,加之英帝國知名度的法度靈活性很大,四舍五入安布雷拉公司確實是遵紀守法的公司。
亨利·巴克利清楚,這一次他們和安布雷拉公司公司的根本矛盾不在於安布雷拉公司是否遵守澳洲殖民地的法律,是否足額準時繳納稅款。而是澳洲的人口結構引起了倫敦方麵的擔憂。
不算原住民,現在澳洲來自英國、愛爾蘭和歐洲大陸的白人移民有150萬,剩下的主要族群則是五十萬華人,以及三四萬來自美洲的白人。
顯然,倫敦方麵認為這樣的人口結構不利於他們對澳洲的統治。巴克利的前任奧古斯都總督就帝國內閣以在任期間收受巨額賄賂,無法有效管理殖民地,和梁耀個人關係過於親密為由被革職。
對於奧古斯都的罪名,收受賄賂根本是無稽之談,清廉一詞和大英帝國的總督可不沾邊。奧古斯都被革職的深層原因是沒有控製好澳洲殖民地的人口結構。
“法律條款是固定的,但人是靈活的。”巴克利說道。
“1856年,維多利亞地區就有每百噸僅能載一名華人進入港口的條款,最後你們還不如繞過法律條款,從其地區的港口入港嗎?同樣的,馬丁先生,我們也沒有限製貴公司招募其他族裔的員工進入澳洲工作。
新的移民限製法案限製華人入澳,你們可以雇傭歐洲人,美洲人,甚至是日本人、東南亞的土人進入澳洲為你們工作嘛。”
“閣下,您不覺得這十分荒誕嗎?如果澳洲的這些白人囚犯能夠把澳洲建設好,你們當初何須引入華人移民?”馬丁冷笑道。
“馬丁,你也是白人,何必為華人工作。”巴克利試圖拉攏馬丁。
馬丁是安布雷拉公司在澳洲的負責人,如果能成功拉攏到馬丁,解決澳洲的華人問題將事半功倍。當然,更是大功一件。
“如果你願意為大英帝國服務,我向你保證,我們偉大的大英帝國不僅可以給你一個澳洲地區的總督,女王陛下也不會吝惜爵位。馬丁,你是愛爾蘭人,說起來我們還是同胞呢。”
見馬丁不為所動,巴克利打起了同胞牌,試圖拉進兩人之間的距離。
“同胞?我的爸爸、媽媽、妹妹在愛爾蘭餓死的時候,你們英格蘭人可沒拿我們當同胞。”馬丁起身,態度十分明確地說道,“閣下,請注意你的言辭,我現在是美洲共和國的公民,我隻為美洲共和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