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正洋從懷中掏出那半塊玉佩。
那個刻有一個“易”字的玉佩。
他一直困惑於崔府謀反一案中這半塊玉佩的謎團。
然而此刻,當他看到青衫書生圈下這個“楊”字時,恍然大悟。
“莫非那半塊玉佩上的‘易’字,與這‘楊’字有著某種聯係?”季正洋心中暗想。
“楊”字由“木”和“易”兩字組成。
難不成還有半塊玉佩,那上麵刻有“木”字?
季正洋心跳加速,他仿佛已經看到了真相的曙光。
然而,他轉念一想:皇宮內宮女、太監數量龐大,姓楊的人也不在少數。
白居易有句詩寫得好: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不行,還得找到一個更精確的線索,才能從這茫茫人海中找出真相。
夜色中,季正洋從風雲客棧出發,再次來到蘇將軍府邸。
“蘇將軍可在府中?”季正洋問道。
“大人暫請歇息,下人這就去通傳。”
守衛忙不迭地回應,隨後轉身向府內走去。
不久,蘇將軍迎了出來。
他露出驚訝之色:“季大人深夜到訪,有何要事?”
季正洋微微一笑,道:“蘇將軍,上次與您提到的崔府謀反一案,我今日有些新的發現,特來與您商討。”
蘇將軍神色一凜,肅然道:“季大人請講。”
季正洋將那半塊玉佩的事情娓娓道來。
最後說道:“我懷疑這半塊玉佩與崔府謀反一案有著莫大的關聯。”
蘇將軍聽罷,沉思片刻:“宮中楊姓者人數眾多,大人要想查出此人,實屬不易!”
季正洋眉頭緊皺,接著又問道:“蘇將軍,你對內侍府的駱公公可有所了解?”
蘇將軍眼神微變:“駱公公是宮中老人,老夫與他有過數麵之緣。他為人低調,心思細膩,守口如瓶。”
“我在駱公公的手中,發現了一串硨磲手串。”季正洋語氣深沉,“這手串原本是崔府的寶物。”
蘇將軍聞言一愣,神情變得複雜:“季大人,此話當真?這硨磲手串與崔家被陷害有何關聯?”
季正洋沉默片刻,道:“目前尚不清楚,但我總感覺其中必有蹊蹺。”
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蘇將軍深吸一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複雜。
“這駱公公,就像他的姓一樣,總是給人一種卑微馴服的感覺,猶如宮中的‘馬’,任勞任怨。”
“而且他極其善於察言觀色,對不同的人,態度也是‘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