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皇宮,禦書房。
“臨兒,昨日敏王府的事,是不是與你有關?”元璟帝問。
蕭君臨躬身一禮:“回父皇,與兒臣無關。”
“是嗎?那你告訴朕,與誰有關?”
“父皇,您耳目眾多,事實如何,您早就知曉了不是麼?”
“哼,區區家宅之事,還不足以讓朕上心,隻是敏王是你們的皇叔,你們怎麼敢在他府上做出那等醜事?”
“父皇,事急從權,當時搖兒被人下了藥,躺若兒臣不救她,隻怕她現在已是廢人了。”
元璟帝對後宅慣用的手段見怪不怪:“可知她是被誰下了藥?”
“那武陵侯府對兒臣依舊賊心不死,除了他們,兒臣想不出還能有誰會把主意打到敏王府的頭上。”
元璟帝隻是泰然自若的看著他:“依臨兒之見,父皇該如何處置他們?”
“不如請父皇給林惜柔賜一門婚事,免得她再禍害她人。”
“哦?那臨兒想朕將她指給誰?”
蕭君臨薄唇間溢出一抹好看的笑:“兒臣聽聞肅國公家的小兒子是出了名的紈絝浪蕩子,配她林惜柔,綽綽有餘。”
肅國公秦桓,與夫人育有三子兩女,其最小的兒子秦仲越,不僅文不成武不就,且整日隻知道花天酒地,是京都赫赫有名的紈絝子弟。
“秦桓還是很不錯的,朕不能害了他,他那不成器的兒子還得有個好人家的姑娘管管,若換作心術不正之女,整個肅國公府隻怕都不夠她敗的。”
“不知父皇有何高見?”
元璟帝拿起一旁的折子丟給他:“你先看看這個。”
蕭君臨接過後直接打開,在看到裡麵的內容時,不由微微皺眉:“東周要前來拜訪,且就在兩個月後。”
“臨兒有疑問?”
“父皇,我大晉與東周素日並無往來,且這次他們連太子都派了出來,還帶著一個公主,這其中的意欲,不用兒臣多說了吧?”
“他們欲求庇護,朕為何不成全?”
“父皇,東周國力雖不如北原、西蒼,但也絕不容小覷,他們前來拜訪,目的一定不簡單。”
元璟帝又拿出一封信函揚了揚:“容輝帝親自修書一封,直接言明要與我們結秦晉之好,你說朕該如何?”
蕭君臨輕輕一笑:“父皇,那林惜柔生的倒是不錯,何況明嘉和毓敏還未及笄,不如屆時冊封她為公主嫁去東周,如此也算全了她的心思。”
“說到明嘉和毓敏,是該前去普陀山接太後回來了。”
惠安太後,元璟帝生母,先帝的德妃,膝下僅有元璟帝一子,不屑與人明爭暗鬥,卻也不懼任何事,在宮中頗有威望。
後元璟帝登基為帝,她也就成了當今太後,後見兒子帝位已穩,便長年在普陀彆院禮佛修心,而明嘉和毓敏二位公主,由於她們的生母位份不高,自幼便由太後教導長大,自然也隨太後一起居於普陀彆院。
不止兩位公主,另有一位宜寧郡主,也是長年跟隨太後身側,她本是定遠侯府唯一的大小姐,自幼喪母,後來定遠侯又戰死沙場,因可憐其無人照拂,才被太後收養,更給了她郡主的封號。
“兒臣願親自前往普陀一趟。”
“不用你去,讓聿兒去,順便讓他曆練一番。”
“父皇,東周既帶了位公主前來,不知您想將他許配給誰?”
元璟帝眯起鳳眸:“你想讓朕將人許配給誰?”
“無論是誰都行,反正您就是不要打兒臣的主意。”
“哼,若朕非要將公主指給你做側妃呢?”
“那兒臣隻能說聲抱歉了。”
“蕭君臨,自古以來,君王三宮六院很是正常,你當真隻願守護一人?”
蕭君臨心堅如磐石:“父皇,您是帝王,自然想娶多少嬪妃就娶多少,可若您要問那些嬪妃的意見,她們真的是心甘情願的嫁給你嗎?”
“怎麼?你是想告訴朕她們不願意,也不是心甘情願?”
“兒臣不敢妄議後宮,隻是這天底下女兒都期盼一生一世一雙人,咱們不妨推己及人,隻怕大多數女兒家想要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情愛吧!”
元璟帝冷笑:“朕是帝王,她們進了宮,就不能隻想著那些情情愛愛,更應該清楚,在朕這裡,不可能會有獨一無二。”
“她們願以一生榮華換一世無愛,自己選的,那便就是哭著也要走下去。”
“比起要拿情情愛愛困住朕的女子,朕更願意與隻求榮華富貴的女子打交道。”
果然,最是無情帝王家!早不該再奢求的,何必還要淪陷了自己的一顆心?真是替那幾位不值。
“父皇,兒臣有句話,不知該不該說?”
“但說無妨。”
“您有愛過一個人嗎?”
他有愛過一個人嗎?愛過,隻是那時他還是個王爺。
說起那段往事,她真的是他此生最愛,以至於她後來難纏而亡時,他痛不欲生,卻又不得不很快振作起來,因為他初登大寶,帝位尚不是很穩,他不能隻為了一個女子而置江山於不顧,而他不能做大晉的罪人,隻能舍棄情愛,做那尊貴無情、冰冷唯政的帝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