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後,承王世子滿月宴,舉府中人,莫不為此高興。
然,世事無常,前一刻帝王還在為後繼有人而高興,卻在轉瞬間接到千裡加急的邊境奏折而鎖眉不展。
皇宮,禦書房。
元璟帝神色自如,直接將手邊的奏折遞給兒子:“燁兒,你看看這個吧。”
蕭君燁心中隱約猜測到了什麼,他麵無表情,慢慢展開手中起的奏折,卻在看清折中所奏時,證實了他心中所想:“北原終於坐不住了。”
元璟帝的唇邊勾起一抹譏諷的笑意:“野心勃勃多年,能隱忍至今,已實屬不易,現下,應是得了“人和”的緣故,所以選擇直麵大晉。”
蕭君燁好笑道:“兒臣自會向您證明,他們的“人和”,不堪一擊。”
“是嗎?燁兒可莫要輕敵,畢竟那佞臣賊子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蕭君燁勾唇一笑:“父皇,兒臣已經讓他逃了一次,斷斷不會再讓他有第二次逃走的機會,若他日沙場相見,兒臣不會手下留情。”
元璟帝不動聲色的瞥了他一眼:“他既已被皇室除名,又是通敵叛國的罪人,你自然不必手下留情,隻是血脈之情斬不斷,父皇隻希望你可以讓他死的體麵一些。”
“兒臣自有分寸,還請父皇放心。”
元璟帝走到兒子身邊,拍了拍他的肩:“邊境戰事迫在眉睫,這副擔子,恐怕又要你挑起來了。”
蕭君燁一甩錦袍,單膝跪地:“兒臣願為父皇分憂,即使刀山火海,亦在所不辭。”
元璟帝扶起他:“此刻起,朕便將邊境托付給你,有什麼要求,你儘管提。”
“兒臣並無其他要求,若是可以,兒臣想求父皇讓母妃去王府小住一段時日。”
元璟帝很是痛快的回了一個字:“準。”
蕭君燁笑了笑:“父皇都不問兒臣原由的麼?”
“你母妃一心牽掛你,讓她去和你媳婦兒作伴,她的心中會安定一些。”
蕭君燁思索片刻,說:“父皇,您將邊境托付給兒臣,那兒臣也將您的一對孿生孫兒托付給您。”
元璟帝不由睜大眼睛:“你說什麼?你媳婦兒懷的是孿生子?這麼大的事,你怎麼不早告訴朕?”
蕭君燁無辜的聳聳肩:“您兒媳婦說沒生出來之前,最好不要告訴任何人,免得大家空歡喜一場。”
“是嗎?看來你告訴朕,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父皇,兒臣的孩兒出生,兒臣卻無法陪在他們身邊,好在他們有您這個皇祖父庇佑,兒臣也就沒什麼好遺憾的了。”
“哼,朕的皇孫,朕自然會庇佑,但這也不是你選擇隱瞞朕的理由。”
“兒臣並非有意隱瞞,隻是想在最後的時候給您一個驚喜,但兒臣失算了,隻能將驚喜提前告知父皇,還望父皇莫要同兒臣計較。”
“朕問你,除朕之外,還有誰知道這件事?”
“目前隻有您一人知道,您兒媳婦口風嚴實,說什麼都不願透露出去。”
元璟帝的唇角微不可見的勾起一抹弧度:“朕要親自幫皇孫或者皇孫女起名,你可有異議?”
“您老就是隔代親,兒臣能有什麼異議?”
元璟帝麵色如常,言語淡然:“眼下邊境之事最為重要,朕給你三日,三日後領軍北上,不得延誤。”
蕭君燁躬身一禮:“兒臣遵旨。”
元璟帝擺擺手:“你回府好好準備準備,三日後,你啟程去邊境,你母妃也會準時去王府小住。”
“謝父皇恩典,兒臣告退。”
待人遠去,元璟帝才對近身侍候的劉大監說:“劉彰懷,朕的私庫裡有不少稀世珍寶,那就挑些好的賞給那丫頭,你說她會不會喜歡?”
劉彰懷知道主子心裡喜憂參半,恭敬回道:“回皇上,長者賜,不敢辭,況且信王妃為人十分隨和,無論您賜什麼,她都會喜歡的。”
元璟帝瞬間想到她坑了武陵侯府二十萬兩的事,心感好笑道:“那丫頭聰慧伶俐、落落大方,當真是個好的。”
“皇上慧眼識珠,能被您挑中,是小輩的福氣。”
元璟帝幾不可聞的輕歎了一聲:“到底是朕對不住她,眼看著就要生了,燁兒卻在此時奔赴邊境,終究是我們父子都欠了她的。”
“殿下仁義,王妃仁心,想來他們都會理解皇上的。”
元璟帝鳳眸微眯,一眨不眨的盯著大門的方向:“宇文鍥極和蕭昀徹,朕,一個也不會放過。”
再觀,蕭君燁悶悶不樂的回到王府,什麼也不想做,隻一個勁的抱著媳婦兒訴苦:“唔,想媳婦兒。”
雨若一頭霧水:“我不就在你麵前麼?有什麼可想的?趕緊鬆開我。”
“不要,我想娘子,更愛娘子,恨不能把娘子掛在腰帶上,走到哪裡帶到哪裡。”
雨若覺察到他話裡有話,下意識的問:“你不是去皇兄那裡喝滿月酒去了?怎麼悶悶不樂的回來了呢?”
蕭君燁把懷裡的可人兒抱得更緊了:“我前腳送了禮,後腳就被父皇給召去了禦書房,北原已向邊境開戰,我身為大晉的主帥,三日後領軍出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