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夭折的,有不孝的,有背井離鄉的,但多生幾個,碰到能依靠的子女的概率大一些。
而進入新的經濟時代後,這個邏輯出問題了。
傳統的宗族家族體係的崩塌,大城市對中小城市的虹吸效應,以及,因為某段時間政策導致對子女的精英化培養,導致了從生育到養育到教育,從配房配車到第三代照顧,天量的投入下去,最終極大概率孩子不在身邊。
導致即便在一個城市,往往父母和孩子也不願意住在一起。
父母付出的越多,子女的反饋越少。
反正老了有基本保障,生孩子變成了勞心勞力費錢費神,最後投入產出完全不成正比的行為,那還生個deer。
最後,還有一個殘酷,且不正確,但客觀存在的社會現實。
女性深度參與社會分工,必然會導致生孩子的意願下降。
你看有些野蠻落後的,女性不能工作,甚至不能受教育的國家,是什麼生育率。
多重因素疊加之下,社會的生育率斷崖式下滑,理所當然。
在進入星際大時代之後,夏國重新開始了拯救人口行動。
其實也不複雜,底層的邏輯是,如果家長評估自己養育一個孩子到成年,所有開支,精力,時間投入總共價值兩百萬,你就得給他一個孩子兩百二十萬,合算了,他自然就生了。
彆搞那些三千五千的獎勵甚至奇葩補貼,沒卵用。
但再怎麼鼓勵,這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救的回來的。
那麼,陳漠口中的三百億,是怎麼來的呢?
這是按諸夏聯盟的人口來算的。
隨著夏國的宇宙擴張,快速膨脹的國家結構中,一旦出現了主體民族被其他民族碾壓,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為此,夏國開始了大範圍的民族歸化進程。
先吸收了星光世界的新夏人,並且通過大量招攬流民,把主體民族的基數拉起來,然後一邊歸化,一邊吸收。
同時模糊民族邊界,推進民族融合。
以多民族結構的夏國為主導的諸夏聯盟,按藍星加星光加岩石加幽藍,這就是超過三百億了。
考慮到剛剛安置完成的地行族還沒辦完身份證,等這一塊消化完,應該是奔著五百億去。
這還是沒算上鐵馭和赫爾,這倆個已經申請過加入聯盟好多次了,夏國一直沒批。
名義上,因為這兩族近期都與夏國發生過戰爭,考慮到夏國國民的民族情緒,所以還需要更長的考察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