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諸夏聯盟進入了特殊狂暴模式,從各國,各星區完成征兵超過五十億,加上之前岩石族和地界軍團的全民皆兵,諸夏聯盟總作戰兵力一舉超過了百億。
而士兵,隻是作戰序列的一部分。
甚至對於夏國這樣的主科技文明來說,隻是一小部分。
整個聯盟的框架內,更多的人力被充分組織起來,丟進了生產和運輸兩條線。
每一個戰士的身後,都有著幾個甚至幾十個工人在全力以赴的配合,武器和裝備的生產爆發式增長的同時,各類作戰物資開始大批量的向前線輸送。
普羅特斯和澤拉格爾都知道,後勤是夏國的弱點,夏國部隊作戰階段對於後勤的依賴根深蒂固。
但他們並不清楚,為了解決這個弱點,夏國的組織度能強化到什麼程度。
預備役第師,歸屬於藍星第一預備集團軍群,編製歸屬為近地作戰類型。
也就是不上太空,隻負責在地麵和近地空間作戰。
他們主要的作戰任務就是在太空軍和敵人爭奪製空權的時候,牢牢守住行星和小行星的地麵戰線,尋找合適時機給予太空支援。
部隊總人數僅僅隻有六十萬人,但是在完成基礎訓練,從預備役轉為現役預備隊,開往第三星區的時候,他們身後跟著的是這樣的一支作戰保障大軍。
陸地作戰部隊包括裝甲運兵車6000輛,輪履步兵戰車4200輛,坦克3800輛,地麵作戰機甲1100架。
近地作戰單位包括各類型戰鬥機5000架,無人機航母作戰平台800艘,高空作戰機甲1200架,快速偵察戰艦400艘。
支援部隊包括各類對地自行火炮3000門,近地作戰防空炮4000門,深空火箭發射器3200架,太空導彈機動作戰平台400台。
此外,還有數以千萬計的反步兵雷,反裝甲雷,以及曾經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的【小螞蚱17式飛天彈射地雷】。
數以百萬計的察打一體無人機,機械狗,機械蜘蛛,和專為澤拉格爾配置的026式輪履雙動全地形機械甲蟲。
至於輕重槍械、器材槍、手持單兵炮、單兵火箭,單兵導彈等武器係統,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
而這些,隻是大軍出征的先頭部隊的一部分。
作為上述武器的輜重配置,第一預備集團軍群攜帶著了超過兩萬輛的油罐車和卡車,一部分載具隨軍行動,作為隨時補充的物資庫,另一部分則晝夜不停地來往後方基地和前線倉庫。
按照集團軍總部要求,一個標準作戰基數的配套物資包括:
常規柴油、汽油四十五萬立方米,航空燃油十四萬立方米,光是燃油這一塊,總重量就接近四十八萬噸。
標準電池組二十萬塊,發電設備兩千兩百台,電路設備可以繞藍星一圈有餘。
按部隊常規作戰期,輸送各類食材,如米麵油菜肉等約合四千八百萬餐次。
另有應急罐頭、乾糧、能量棒等軍用口糧儲備量八千三百噸。
四個工廠式全水體淨化設備,五套巨型逆滲透淨水裝置,一千兩百套可以配備到營級部隊的小型逆滲透淨水裝置,二十萬套單兵水體淨化儀,可以確保任何條件下部隊每人每天八十升淡水的飲用、洗漱需求,同時滿足部分裝備的用水需要。
然後是人均兩套的常服,人均兩套的作戰服,軍帽軍靴、人均一套的作戰背心、武裝帶、防彈防刺服、作戰頭盔、防毒麵具、護目鏡、定位導航儀、對講機、衛星電話、夜視儀、行軍被、行軍睡袋等等等等,同時,在前線倉庫裡還按比例做了足額損耗儲備。
工兵部隊攜帶著各種施工設備、起重設備、吊裝設備、舟橋設備、焊接設備,大中小各型工具箱,身後是一千多輛專用機械維修車、拖車、叉車、鏟車、挖掘機,以及配屬工兵全隊的機械外骨骼。
一眼望不到頭的卡車,裝載著各種機械零部件的備件,其中發動機、傳動係統、懸掛係統、履帶輪胎等易損件更是就在一線陣地後方幾公裡處,隨時待命。
集團軍配屬了十二個大型展開式戰地醫療中心,三十個移動戰地急救營地,一百二十輛防彈救護車,八百多台輪式擔架床,四千張簡易可折疊擔架,二十萬個戰地急救包。
醫療部隊後麵跟著六十多輛移動消毒冷庫式超重卡,攜帶著各式手術器械、聖水溶液、抗生素、止痛藥、止血藥、生物病毒血清、破傷風血清、特種防疫疫苗……
指揮官們在前線臨時駐地,打開了配備到營級指揮所一站式指揮所,帶有行軍電子地圖、通訊指揮平台、投影儀、打印機、當然,還有最簡單也最可靠的,一體式紙筆記錄本。
稍微後麵一點,是可以落地快速展開的前線倉庫,存放著超過八萬頂行軍帳篷,數千個行軍廚房和野戰炊具,配置到連隊的移動淋浴設施,移動廁所,垃圾處理設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