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蠻夷戎狄,不遵周禮_春秋發明家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春秋發明家 > 第17章 蠻夷戎狄,不遵周禮

第17章 蠻夷戎狄,不遵周禮(1 / 1)

木耒的腿斷了,拄著拐,向老師行了一個禮,並讓仆人奉上,一籃饅頭包子。翟坊知道他不能再跪坐了,於是二人一人一把,坐上了兩把椅子。

不等木耒開口,翟坊就直接說道:“據聞,近日邢都一新開食肆,所賣新品麵食,皆出自你之手。可是真?”

木耒應聲後,老師接著說道:“公子於國於民,功甚大焉。昔日,麥豆為賤食,粟米為貴食,現今之麥價直抵粟米,古今不曾聞焉。”

翟坊將木耒狠狠的誇獎了一番,然後二人就說起了正事,木耒向自己的老師問道:“老師,你可知這戎狄,與我說說。”

翟坊正襟而坐,摸了下自己的胡須,然後說道:“蠻夷戎狄,不遵周禮,南蠻東夷、西戎北狄。

北狄有三,山(太行山)西曰赤狄,山東曰白狄,河夾之地(黃河下遊2條入海支流之間,大部分為今衡水滄州地區)為長狄。”

“赤狄穿玄衣,氏族眾多,以東山皋落氏、潞氏為首,與晉、周為敵,與邢、衛隔山而望。

白狄著白衣,內分鮮虞、肥氏、鼓氏、仇由氏,仇由居山西,其餘三氏居山東,南與軧、邢為鄰,北與燕國相接,與邢國攻伐已有百年,現今為我邢國之大患。

長狄居於河夾之地,北抵鄚燕、南至邢衛,東臨薑齊,西與白狄之肥氏、鼓氏隔大河相望。

據傳,長狄身高八尺(周尺,一尺231厘米),他們善騎善戰,性殘暴,偶食人肉。

昔日,邢國國土橫跨南北大河,與齊國相接,現大河東南之地,已落入長狄之手。”

翟坊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然後頓了一頓,又用案台上的筆墨簡牘碗盞等,比劃起各個狄人部落的位置來,略通地圖的木耒,很容易就看明白了。

“若是狄人來攻我邢國,可是那白狄?”木耒看完老師的演示,問道。

“唉,這白狄四氏,與軧、邢已有數十年無戰事,一百年前,宣王之子,幽王之弟名叫姬望,封國在莫地稱莫國(今河北任丘),後周幽王昏庸,申侯無德,引犬戎之兵攻破鎬京,立廢太子姬宜臼為王,這便是平王。

因申侯無德,中原山東諸國皆擁護姬望為天子,此為二王並立。姬望後被平王蔑稱為“攜王”,齊人、楚人尊其為“惠王”。

攜惠王為政仁慈,戎狄各部皆稱臣而拜服,白狄與邢國也就此休兵,至今已近百年矣。

秦、晉兩國擁護平王,平王自知得國不正,那晉侯姬仇,用計襲殺惠王且得逞,而後引兵攻莫都,惠王之血脈,無一幸存,鄚陽之百官及國人,十不存三。巍巍鄚陽城,朝夕間便毀於戰火。”

說到這翟坊不停的歎氣,又接著說:“惠王崩乃是周人之禍啊,而後赤狄攻晉,山戎伐燕,白狄、長狄也蠢蠢欲動矣。”

這事說起來,木耒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老師傷心了。木耒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老師姓翟,翟(di)即是狄,他便是百年前歸化邢國的狄人後裔。

兩人都沉默了好久,誰也不說話。後來木耒開口打破了沉默,說道:“老師曾為夷儀城大夫,這夷儀城在何方?”

見木耒岔開了話題,翟坊便回答道:“夷儀城在邢都西200餘裡處,為邢國之陪都,築有祭天台,乃是曆代邢君祭天、狩獵、避暑之地,此地去夷儀城,多為山路,兩三日可達。

夷儀城風清水秀,山高林密,野獸多且無猛獸,乃是圍獵休閒的上佳之地。”

“夷儀城,人口幾何?”

“雖稱其為城,乃是一個小邑,現有戶一千餘,多為工匠,以采石與赤金為業,所采之石,置於竹筏之上,順流便可抵邢都,邢都所用之石,近半出自夷儀。”

“弟子本以為是座大城,不想是祭天圍獵之地。也不知待我年長些,能否去此地狩獵。”

木耒對這夷儀有些失望,老師的邑大夫也隻是個村長級彆的官,因為沐雷所住的村子還有500多戶,2000來口人呢。

而且網上說的夷儀城是在山東的,齊君助建的那個夷儀城是緊挨著齊國的。

“現今邢君多病,經不得舟車勞頓,待公子們成年,夷儀便是諸公子的狩獵之地。”

“哦,老師,前幾日,我與太子說起齊國國君,老師可知其事?”

翟坊隨後娓娓道來,和太子所說沒什麼兩樣,隻是老師對管仲的行事風格,僅表示很佩服,而對他的人品表示懷疑。

但是有一點,木耒從翟坊這裡,再次確認了今年就是齊桓公22年。此行最大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日頭已偏西,木耒今日可是收獲滿滿。木耒的仆人也從蠶館,送來了新做的麵條、羊肉湯羹。木耒指導翟坊府上的庖廚,給做了幾碗羊肉湯麵。

翟坊吃完羊肉麵,讚不絕口,隨後說道:“果不其然,這麵味道上佳,現在邢都麥價飛漲,便是因此。來年我需多種些麥啊。”

“明年種麥?為何現在不種?”木耒說道。

翟坊很是詫異,問:“你懂農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宿主戀愛腦,隻寵小炮灰 主業抓鬼,副業找個霸總談戀愛? 雲之羽觀影體:珠光遠影 七零換親,高冷硬漢夜夜追妻 當修仙成了一場陰謀 絕區零:如何麵對好感度一百的鈴 成仙,從收廢品開始 元配嫡女高嫁日常 混源之體 重生之推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