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我鮮虞國向天軍乞降_春秋發明家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春秋發明家 > 第215章 我鮮虞國向天軍乞降

第215章 我鮮虞國向天軍乞降(1 / 1)

第三次北伐的目的,一是滅掉鮮虞國,二是為了獲得人口,所以此次攻城之前,英雄。進行的是勸降和武力威懾。

現在新軍有一萬多人,對於攻打一座城池來說,壓力並不大,所以便在四個城門上各堆了2000人。剩餘的人,則去周圍打各小聚集點的打草穀了。

新軍在每個城門口都架上了兩個金蟾,一共八個。這玩意的瘮人之處,在去年冬天,進攻鼓國時,這些白狄們就已經見識過了。

如此駭人的玩意兒,又經過一年多的以訛傳訛,使鮮虞國的人對其無比恐懼。新軍要的就是他們對這東西的害怕。

新軍們這次還有了新的裝備,三弓床弩,這弩是裝在戰車上的,作戰目的之一是超遠距離狙殺敵人,另一個便是向城內散發傳單。

三弓弩的射程六至八百米以上,最多可一次發七支箭,現在單發一根箭,上麵掛著一個小竹筒,裡麵就是勸降的書信。

八個金蟾發射一輪炮彈,然後便發射一輪強弩,箭上的勸降書信,明確的告訴守城之人:若是至明日正午,不開門投降,便用驚天雷轟平著東桓城。

這金蟾發射的炮彈的威力,傳說歸傳說,隻有眼見為實。炮彈落入城牆周圍,有被炸死的鮮虞兵,也有沒傷著但被震聾的人。稍遠一些的,即便沒傷著,也有因此而失智變瘋了的人。

要知道,一枚炮彈裡麵,可裝了足足的六七斤的火藥呢。

果不其然,在第二日一早,東垣城便城門洞開,邑大夫率眾投降。

當然,在投降之前,城裡也經曆了一場血戰。一些不降派,約有百十人被欲投降的人給殺掉了,而後才有的獻城投降。

就這樣,在威逼之下,僅用了三四天的時間,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第一座城池。

再稍稍肅整下周邊的小聚落,新軍主力便直接北上,包圍了鮮虞國的都城新市(今正定)。

新市就是另一世界的正定,這裡就是鮮虞國的都城。

在都城新市,其常駐人口應在兩萬人左右。但得到新軍包圍東桓的消息之後,周邊聚落的人全都湧進了都城,使這裡麵的人數一度達到了三萬五千左右。

基本上鮮虞國半數的人口,全都聚集在都城新市中。若是將這新市拿下,這鮮虞國基本上也算亡了。

有了軍師蹇叔的輔佐,新軍還是按照先前勸降東桓城的方法。隻不過每個城門處變成了四個金蟾,共20個金蟾麵向著都城新市的大門。

而此次的威懾也不同於先前,在經過了五日的常規勸降之後,從第六日開始,射入城中的巨箭更改了勸降書。

勸降書上的信息是這樣的:今日發80驚天雷;明日發400驚天雷,10枚酸腐天火;若仍未降,後日發3000驚天雷,100枚酸腐天火!若仍不降,第四日發1000枚酸腐天火,可使城內生靈無一可活命!!!降者可執白旗免死!

新軍說到做到,第二日,真的向城內射出了400枚炮彈。並於天黑前,在西北角投入10個硫磺火球。

在第三日,在一個時辰之內,便向城內放了400多炮。而此時,鮮虞國人再也堅持不住了。

東門、兩南門處,打開城門,有人手持白旗向新軍投降。西門、北門處,則是以重兵強行突圍。

投降是預料中的,突圍也是預料中的,但是沒想到會同時發生。

好的是,新軍提前做好了預案,在每個城門處都有2000新軍隨時待命,但又在東北,西北和西南角各有1000騎兵,隨時調動。為什麼東南角沒有?因為那裡是下風向,而且新軍也沒有多餘的兵了。

而且為了防範鮮虞兵突圍,新軍特意在南門和北門處挖了壕溝,以阻止他們突圍。

但現在的情況是,投降的鮮虞人是真的,突圍的鮮虞人也是真的。

特彆是投降的鮮虞人,基本上人手一把大小各異的白旗。

似乎如果沒有白旗,這些新兵要就要殺了他們似的。投降的鮮虞人有一萬多,按城內規模算,向西、北突圍的鮮虞人應該各有一萬人左右。

因情況有變,駐守西門和北門的新軍,即刻點燃了幾枚竄天猴,發出了救助信號,就近的騎兵即刻前去增援。

駐守東門和南門的新軍,也各調出了5000精銳騎兵,前去增援就近的城門。

這樣,西、北城門處的新軍,有差不多4000人左右。4000新軍對付左右出城的鮮虞人,是綽綽有餘的。

兩輪火箭筒射出,然後便是弓弩手的箭雨。兩輪火箭筒就使不少的鮮虞人跪地投降,但仍有人衝到了新軍陣前,要與新軍死戰。

新軍的重騎兵可不是吃素的,他們平日裡都能吃上一些熏馬肉,有的是力氣,兩兵相接時,在肉搏中能占據更大的優勢。

對比的結果很明顯,每個城門即便突圍一萬人左右的鮮虞人,但其中可戰的兵力也就三千人左右,其中還有不少已經跪地求降的,新軍占絕對優勢。

最終的結果是,新軍很快控製了西、北突圍的鮮虞人,能逃掉的人少之又少。後麵出城的人,看到前麵跪地的和死亡的鮮虞人,也便全都跪地投降。

到正午時,兩個城門已經完全沒有了反抗的人了。白駟此時帶領1000騎兵,2000步卒進入了城內,直奔鮮虞國君的宮殿而去。

此時,國君宮殿的大門是打開的,見到新兵到來,鮮虞王親手捧著印璽,向白駟投降,他身後跪著的是鮮虞國官員及他的妻子親眷。

“我鮮虞國向天軍乞降,求天軍寬恕我鮮虞子民。”

這鮮虞國君並不傻,前麵有甲氏、肥國和鼓國的例子在那裡擺著,與新國仇深的甲氏基本男女皆不留;半路投降的鼓國,國君還能得個善終,剩餘的鼓人也沒做懲罰。

提前投降的肥國,那一歲的國君也得善終,且把王宮的財貨都搬走了,新軍也沒絲毫阻攔。

自己還是趕緊識時務吧,新軍連齊侯都能俘虜,天下還有誰能是他們的對手。

鮮虞氏向往諸夏文明,向諸夏學習耕作、禮儀、官製,幾百年來還學了個四不像,還不如直接變成華夏人,實現鮮虞氏百年的夢想。

喜歡春秋發明家請大家收藏:春秋發明家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零換親,高冷硬漢夜夜追妻 當修仙成了一場陰謀 絕區零:如何麵對好感度一百的鈴 成仙,從收廢品開始 元配嫡女高嫁日常 混源之體 重生之推手人生 偏惹 官海驚濤 玄幻:我能複製彆人的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