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成婚都三年了,可我到現在都沒個一兒半女,這日子過得……孫菊花沒有再說下去,但飯桌上的氣氛卻變得有些沉重。
馮婆子輕咳一聲:“菊花,孩子的事急不得,慢慢來,你和大石好好過日子,以後總會有的。”
張菊花勉強笑了笑:“娘,我知道,希望如此吧,說完,就默默地吃起飯來,隻是那眼中的落寞,怎麼也掩飾不住。”
這一頓飯,在大嫂張菊花的的一番傾訴後,每個人都若有所思,各懷心事。
大哥趙大石聽了心裡也不是滋味,他也想要孩子……抬頭看著張菊花道:“菊花,等分了家,咱手裡有了銀子,我就帶你去縣城,找個大夫給你瞧一瞧。”
趙老頭在一旁聽著,微微皺眉:“你們彆老想著分家後的事,現在還是一家人,要把心思放在一起過日子上。”
趙大石應和道:“爹,我們知道呢,不過這分家也是遲早的事,早做打算也好。”
趙老頭,馮婆子兩人相視看了一眼,三個兒子都大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趙老頭問趙二石:“你灶有沒有壘好,後天就要正式分家了。”
趙二石悶頭扒拉著碗裡的飯,含糊不清地應道:“快了,爹,不礙事。”
眼神有些閃躲,心裡卻在盤算著,這分家對他來說,既是解脫,又是不安。
知道自己分到的不會多,畢竟大哥一直是家裡的主要勞力,而且大哥還要給爹娘養老。
轉過頭來看向趙石頭說道:“石頭,你買的這鐵鍋質量咋樣?要是好的話,分家後我也去買一個。”
趙石頭回答道:“質量挺好的,厚實著呢,能用很久。王鐵匠的手藝向來不錯,在咱這附近口碑也好。”
田青青在一旁輕輕拉了拉趙石頭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多說,她知這些事在分家前都得謹慎,不能因為一時口快惹出麻煩。
趙石頭會意,便轉移話題:“二哥,分家後你有什麼打算?”
趙二石撓撓頭:“我還沒想好呢。”
飯桌上的話題,漸漸轉到了村子裡的八卦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閒聊著。
趙石頭心裡卻有些沉重,知道分家是個複雜的過程,兄弟之間的感情在利益麵前也可能會出現裂縫。
看著眼前熟悉的家人,暗暗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先保護好自己的小家,也要儘量維護好這個大家庭的和睦。
吃完飯後,趙石頭和田青青回到自己的房間,田青青關上門,長舒了一口氣:“相公,今天這事可真懸,還好你沒把賣野鴨的錢說出來。”
趙石頭坐在床邊,拉過田青青的手:“娘子,我知道輕重。”
現在沒分家,這些事可得瞞著,要是讓爹知道我私自藏錢,肯定要生氣。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雖好,但畢竟各有各的難處,分家後都要顧著自己的家,人都會有些私心。”
不分家,家裡的田地打理好了,一年到頭剛好能填飽肚子,分了家,田地少了,咱的肚子也就填不飽了。
“娘子,以後咱先填飽自己的肚子,顧好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可以拉扯兄弟一把,知道不?”
田青青點頭:“嗯,相公,我知道了,咱們得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趙石頭看著田青青輕聲說道:“娘子,後天就要分家了,明兒個我打算先把院門做起來。”
田青青微微點頭,眼中透著一絲擔憂:“相公,做院門可不是個輕鬆活兒,你還要做雙層,你一個人能成嗎?要不要找大哥他們來幫襯一下?”
趙石頭笑著拍了拍她的手:“不用,要分家了,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忙,咱就少麻煩他們。”
我自己能行,之前跟著村裡的老木匠也學了些手藝,做個院門不在話下。
那做完院門,你還得搭個灶房呢,這下雨天,在露天做飯實在是遭罪,如果下雨就得手忙腳亂地把東西往屋裡搬,還弄得滿屋子煙,田青青眉頭緊皺。
“嗯,搭灶屋我想好了,我一個人兩天就可以把它搭好,土坯還剩下一些,石塊也有,到時候再去挖點土回來,做成土坯牆。”
下次趕集去鎮上買點油布回來,搭在頂上,上麵蓋上茅草,一定能搭出個結實灶房,趙石頭眼中閃著光,仿佛已經看到了新灶屋建成的樣子。
“對了,還有後院,得搭個雞棚,養幾隻小雞,把它們關在後院,免得以後在院子裡亂跑,到處拉屎,不衛生。”
有個雞棚,把它們圈起來,也好管理,還能攢些雞蛋,換些油鹽,也可以給咱倆補身體,田青青補充道。
趙石頭點頭稱是:“沒錯,雞棚我打算用些樹枝和茅草來搭,簡單又實用,等把這些都拾掇好了,咱這小家也就有個樣子了。”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田青青又開口:“相公,分家後可就快秋收了,咱得提前準備準備,今年的收成可不能馬虎,這關乎著咱一整年的嚼用。”
“是啊,秋收前得把鐮刀磨好,再編幾個結實的籮筐,我還得去看看咱家那塊地,看看莊稼的長勢,有沒有什麼病蟲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