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宮羽平修從網絡上查到的情報,還有安室透的情報網收集來信息,他們發現了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
那就是龍神號還有它上麵搭載的金塊,似乎全都和宮羽壽也有關。
從表麵上看,龍神號上發生的事情,就是市麵上流傳的那樣。
七年前,有個違法的企業主東窗事發了。
不過,在這之前,那個企業主就聽到了風聲,把自己所有的資產都換成了黃金,然後打算帶著黃金乘船逃到海外去。
但是,當這艘龍神號行駛到敷島附近的時候,突然遭遇了極強的暴風雨,敷島上的居民也收到龍神號發出的求救信號。
隻是當救援人員趕到龍神號求救信號的發出地點的時候,卻完全沒有找到龍神號的蹤跡。
自此,龍神號和上麵的金塊就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再也沒有出現過。
這樣的情報,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情報市場上,隨手一抓一大把。
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先入為主的原因,宮羽平修總覺得哪裡透著些不對勁。
在更詳細的深挖之後,七年前的這起事件,總是和宮羽壽也有著絲絲縷縷的聯係。
比如龍神號在那個企業主買下來之前,它的上一個主人姓宮羽,但是因為資料損壞,那個人具體叫什麼,已經調查不到。
再比如,那個違法的企業主名下的資產的確價值十億,甚至還再多一點,但那是總資產,而不是流動資金。
但是那個違法的企業主卻在短時間內就拋掉了手上所有有價值的財產,並拿到了等價值的黃金。
能一次性拿出十億日元還不算太難,但是一次性拿出價值十億的黃金,雖然也有,可是能做到的也不是很多。
更彆說,那個違法企業主名下的資產也沒有多優良。
不管是白道還是黑道,都不像是值得有人這麼做。
之前調查到這裡的時候,安室透簡直都要懷疑那個違法的企業主是不是找上組織了。
畢竟160公斤的黃金,組織還是能拿的出來的,而且那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做完生意以後,再把交易對象乾掉,把錢再拿回來的風格,實在是和組織太像了。
因為組織的這種行事作風,也確實不會很在乎那些資產優秀與否,因為反正都是白得的。
不花錢的東西怎麼都是賺的。
不過,宮羽平修和安室透輾轉發現,那個違法企業主之前的那些資產,現在的持有人是一家在開曼群島注冊的離岸公司。
而順著那家明顯是皮包公司的公司繼續追查下去,宮羽平修就發現了一個讓他無奈又好笑的事情。
因為,在他們費勁巴拉地追查到最後,就發現,他們查到宮羽平修自己身上了。
那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像這種情況,宮羽平修和安室透本該懷疑一下他們是不是被人耍了,但是宮羽平修名下的這筆資產,是繼承自宮羽壽也。
所以,他們也確實被人涮了一道,隻不過那個人是宮羽壽也。
這麼七拐八拐的關係,如果不是有心調查,還真不一定能發現。
宮羽平修和安室透會去調查,完全是因為宮羽壽也留下的那句“龍神的寶藏”的暗號。
彆人就算了解龍神號的事情,也隻會關注那十億元的黃金去哪裡了,而不會關注那些黃金是怎麼來的。
這麼多情報放到一塊兒,宮羽平修和安室透要是再看不出什麼來,那他們就可以直接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