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神祇們正確的行使了自己的權柄過後,都會對應的得到源自於天地的反饋。
是以神祇在修行的時候,能更真切的感知到源自於天地的反饋,使得他們能更加真切的把握到自己修行的精進。
不過神道的問題在於,不說所有的神祇,都能把握到自己權柄的本質,這讓不少的神祇都容易在神道之路上走歪。
而且神道以權柄為根基,權柄蔓延之際,也更容易因此而和其他的神祇產生道爭等等,就算是一些神祇本性溫和純良,也不免會因為自己的權柄受到影響而大動肝火——比如說,一個人將死之時,向某位神祇求生。
而這個時候,執掌生的神祇和執掌死的神祇,就往往會因為這人的生死而產生矛盾。
一個人的生死,那些神祇或許是不在意,但若是一城人的生死呢?
說得更簡單直白一些,如果將修行比作做實驗,仙道修行便是靠各種靈光閃現來獲得正確的結果,兩個仙道修行者,不會因為誰先誰後而產生矛盾,而神道修行,就是靠著最為簡單直接的窮舉法來找到最終的正確,這個時候,兩個麵向不同試驗的神道修行者,就會因為同種耗材該由誰來用,誰先用而產生矛盾。
就敖丙而言,有麵板的幫助,萬法見之則明,明之則通,通之則精,他在仙道上的修行,自然是一馬平川。
可同樣的,有大天尊作為老師,他在神道上的修行,同樣也不會遇到難處。
而且無論是武德星君一方的神祇,還是之後偏向聖人的神祇,他們想要試探大天尊的時候,最好的法子,自然便會通過敖丙來著手——如此一來,敖丙和其他的神祇發生衝突,也就會更加的劇烈,以此敖丙要謀奪某些權柄,自然也更加的理所當然。
“真愁啊。”敖丙心頭糾結,“為什麼不能仙道和神道一起選呢?”
“明明先前的時代,就沒有仙和神的區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
而此時,西伯侯姬昌也已經回到了西岐。
王宮當中,眾人問起姬昌怎麼逃回來的,姬昌自然也是將自己一路之所見所聞,都一一道來。
其間,當然也不免提及“黃河河畔之天神”和雷震子。
尤其是黃河河畔的天神,也就是敖丙,因為這是西伯侯自己贏出來的生機,而非是平白得了他人的幫助,故此西伯侯提及這一點的時候,也是濃墨重彩。
眾人聞之,自然也是感慨連連。
畢竟,那黃河之畔的天神,其權柄相關,是涉及到了‘天’這樣的東西。
而古往今來的神聖,能觸及到‘天’這個概念的,哪一個不代表古老而強大?
西岐,本就是尊崇仙神,尊崇天地的地方。
西伯侯姬昌,能完完全全的以自己凡人的智慧,讓這樣一位天神低頭,這又是怎樣的榮耀?
“我兒能贏這樣一位天神,可見我西岐,得天地之庇護,此事,當大加宣揚才是。”西伯侯的祖母太薑忍不住唏噓。
“可惜那位天神,來去匆匆,又不願留下字號,否則的話,我等替他築碑立廟,或許還能將他也引到西岐來,讓整個西岐,都得到他的庇護。”
再往後,西伯侯才終於是提到了他在朝歌的境遇,以及伯邑考的死訊。
聽著西伯侯的言語,太薑等人無限悲痛自然不提。
麾下眾臣,也是無比憤怒。
散宜生和南宮更是直言,請文王提西岐四十萬精銳士卒,趁著殷商近半諸侯都已經造反的機會,殺向朝歌,要帝辛給一個交代。
姬昌思索自己和帝辛在朝歌中的交談,又想想自己一路而來所見到的殷商各種情況,心下知曉,以當前西岐的實力,就算殷商諸侯反了一般,也不是殷商的對手,便將一眾臣僚,都嗬斥一頓,壓下了起兵的想法。
這個時候,遠在東海的敖丙,也是知曉姬昌已經回到了西岐。
麵板上,第三個英雄傳說,便已經完成了結算。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