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這大天地的加購,便一層一層的抽絲剝繭的,在敖丙的眼前,顯現出其真實的本質來。
縱橫交錯的線條之間,時間和空間的隱秘,也同樣是隨之顯現。
那源自於時光長河的浪花,甚至是要跳到敖丙的身上來一般。
“時光!”敖丙凝神,小心翼翼的引導著那定海神珠的本質,令他們和時光長河的浪花相融合。
這是要開辟四九天境時最重要的第一步——將盤古大天地的時光變化,引入四九天境當中。
或者說是令四九天境被盤古大天地的時空所接納。
唯有這個前提之下,敖丙所開辟出來的四九天境,才會是盤古大天地的一部分。
而不是說,這四九天境開辟出來的刹那,便是盤古大天地內部所滋生的‘異物’,在誕生的那一刹那,就被盤古大天地所湮滅。
而在這獨特的視角之下,整個盤古大天地的時空,便也在敖丙的麵前顯現出來。
“才觸及太乙,尚且不曾踏進太乙之門,便已經觸及時空之玄妙。”
“大天尊這弟子的才情,著實是讓人難以想象。”恍惚之間,有感慨之聲在瑤池當中響起。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瑤池當中,王母娘娘端坐,分景之劍,已然是以出竅的姿態橫在她的膝前——雖然三十六顆定海珠還不曾徹底的與天地相合,開辟四九天境的時機也還不曾至。
但實際上,敖丙成就太乙的過程,已經開始。
而王母娘娘,便是在替敖丙護法。
太乙,被稱為道之境,是大羅的預演,是大羅的雛形。
太乙為道種,大羅的道果,便是自道種而來。
所以,成就太乙,和成就大羅的方式,都差不多,都被稱之為入道之法——隻是難度不一樣。
古往今來,入道之法,大致有三。
第一,是儀軌之法。
是在天地之間,踐行自己的‘道’,以自己的法,以自己的道來影響天地某處的局勢變化,以此為儀軌,然後入道而成太乙。
比如說敖丙的上一世,截教的呂嶽在西岐所布的瘟疫,便是一種入道的儀軌。
第二,是開道之法。
是以自己的道與法,在天地之間留下一種獨特的傳承,留下一種獨特的道,在天地之間留下痕跡,然後成就太乙——如雲霄娘娘的九曲黃河法,便是此類。
第三,則是如今的業位之法。
謀取一個強勢的業位,以這業位為主,完善自己的不足然後成就太乙。
就算是在如今業位顯化,仙神需要有對應的業位方可更進一步的時代,第一法和第二法,也依舊是獨屬於太乙的入道之法——就算仙神不曾有相應的業位,但在他們完成了第一法或是第二法過後,對應的,隻屬於他們的業位,也會隨之而成,替他們打開通往太乙的大門。
三種法門當中,第三法最易,其所成的太乙,根基也最為薄弱,畢竟,此法的根基,在於業位而不在於人,是人去適應業位所成。
第二法則最難,不過第二法和第一法所成之太乙,實力卻是相仿,並無區彆。
當然,因為第二法是眾所周知的最難,故此以第二法成就的太乙,他們的心氣,往往會高上一些。
從這一方麵而言,第二法所成的太乙,其實力算是要稍微的強上一籌。
但心氣這個東西,素來都是不好說的。
而此時敖丙成就太乙的道路,卻是從未有過的,第四種成就太乙的道路。
於盤古大天地當中,開辟天境而成太乙——這算是儀軌之法的一種變種,但卻又和儀軌之法,截然不同。
對於首次使用這法門的敖丙而言,這同樣也是開道之法。
要以這種法門成就太乙,注定會無比的艱難,這艱難,有來自於外部的,也有來自於敖丙自身的。
敖丙自身的問題還好說,無非就是穩定信念,積蓄法力而已。
而來自於外部的問題就不好說了——天地之間,有見識的人都知曉,一旦這法門成功,那作為‘開道之人’,其所能享受到的好處,是無窮的。
所有很多的強者,都不介意以敖丙作為驗證此法可行性的工具,在確定了此法可行的情況下,擾動敖丙開辟四九天境的過程,讓自家門人來爭取這個機會。
而王母娘娘的護法,便是要摒除這種可能,確保天地之間,不會有任何人乾擾到敖丙開辟四九天境的動作。
不隻是王母娘娘,西昆侖上,開明和陸吾,同樣也是拿出了自己的兵器。
這樣的情況下,任何想要乾擾敖丙的人,都得仔細的想一想,在乾擾了敖丙過後,自己能不能承擔得起來自於這三位大神通者的報複。
而在開明和陸吾拿出兵器來的時候,天地當中,忽的便有風雨興焉……風雨當中,又有著一點恐怖的灼熱在其中隱藏。
應龍。
以及帝女魃!
這兩位以廝殺而出名,堪稱是在妖族的時代過後,天地之間最具有濃墨重彩之二的兩位大神通者,同樣也在諸多的強者之間展現出了自己的態度。
他們同樣是要保敖丙——敖丙開辟四九天境的計劃,若是因為自己的積蓄不足而失敗也就罷了,可若是因為外人的乾涉而失敗,那麼應龍和帝女魃,也不介意出手給自家看好的後輩,討還一個公道。
應龍和帝女魃過後,三仙島上,同樣有一點清光漫卷而動,落於黃河,令黃河當中水汽升騰,顯化那九曲之象。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