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龍族的動向,無支祁的提醒
第680章龍族的動向,無支祁的提醒
正說著,四海龍宮之主,四位龍王,亦是齊齊而至。
東海龍王率先開口。
“三弟,聽說陛下要帶所有正神齊往昆侖聽道,你給否了?”
赫然卻同樣也是為了昆侖山聽道的機會而來。
“非是否玉皇之意,隻是想要警醒眾神,在聽道之前,將各自的事務安排妥當罷了。”
“總不至於,去之前開開心心,回轉過後,天地一片大亂,眾神為了不上斬仙台而相互攻訐。”
敖丙亦是對四海龍王一陣安撫。
四海龍王離去過後,敖丙的心思,這才落回了四瀆龍庭。
四瀆龍庭當中,亦有擔任水神之責的龍神。
相比於四海而言,路上的河流與人間聯係更加的緊密,也更加的會受到人族的影響。
若是不安排妥當,四海之上倒也罷了,無論如何變化,對人族的影響,都是少之又少。
可岸上的河流,若是不能妥善安排,掀起水災也就罷了——萬一是聽道回來,連那河流,都被人族給填平了事,那水神們,又去何處哭訴呢?
可要將這諸般事務都安排妥當,又談何容易?
昆侖山聽道,連聽道的時間是多久,都無法確定,又怎麼可能提前安排好諸般事務?
想著這些,敖丙亦是離開紅鸞星,至於淮水龍庭,將各處的龍神,都召集至此。
沒多久,龍庭的龍神們,便是齊齊彙聚於此。
來不了的,也同樣都是以分神至於此間。
見禮過後,眾龍神,都是安靜下來,等著敖丙的言語,目光當中,可謂滿滿的,都是期待。
敖丙的心情,同樣也無比的沉重。
對於四瀆龍庭而言,眼下的局勢,可謂是超出了過往一切的挑戰。
因為這所涉及到的,不是什麼敵人,而是一次不可言說的,‘內部’的利益分配。
昆侖聽道,誰能去,誰不能去?
若是沒有玉皇這一檔子事,去也好,不去也好,就隻看聖人所定下的‘緣’,能去的,固然欣喜,而去不了的,也無需不滿,不必怨恨。
可在玉皇這麼一檔子事過後,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因為在玉皇這法旨過後,天地之間,所有歸屬於天庭的正神們,都自然而然的在心頭形成了一個暗示:我為天庭正神,是理所當然的,能往昆侖聽道的。
水神們,尤其如此!
畢竟,每一處水域的水神,都算是一個完整的神係架構,每一位水神,都算是正神之列。
這樣的情況下,若是有誰被落在了這一程之外,其心裡麵會如何的想,可想而知。
尤其是在發生了敖丙想要截下玉皇法旨這麼一件事過後。
四瀆龍庭的龍神們,都是以敖丙的存在為大局——站在他們的角度,這諸多年以來,他們為了保證敖丙的立場和利益不受到影響,已經是犧牲了許許多多的東西。
而敖丙,作為龍庭之主,在昆侖聽道這樣的大事上,非但不能保證大家的利益,反而是要讓大家繼續犧牲,甚至於連聽道的機會,都要放棄……沒有這樣的道理。
若真如此,四瀆龍庭的人心,便要散儘了。
到那個時候,龍庭的龍神們,各行其事,將自己的私利,置於最強,那敖丙的立場,就極其的坐蠟了。
再有玉皇稍作挑撥,整個龍族,說不得都要再度分裂。
“此次召眾龍前來,乃是為了昆侖聽道之事。”敖丙思慮著諸般可能,在眾龍神麵前,緩緩開口。
“玉清聖人傳道天地眾生,太清聖人和上清聖人,遙以響應,此開天辟地以來的頭一遭也。”
聖人講道,並不是第一次——不過,過往的時候,聖人講道,都是對自家門下的弟子而講,聖人教派之外,也隻有寥寥無幾的大神通者能得到邀請,去往聖人處,討論大道之衍化。
便是號稱萬仙來朝,有教無類的上清靈寶天尊,其講道之時,聽道的,也基本都是上清門下弟子,和上清之外的仙神無關。
更不要提太清道德天尊了。
修行,與天地同起,從古到今,修行之法,雖然根本如一,但其外相,卻已經經曆了諸般變化。
修行的法門,亦是從血脈,肉身,元氣,元神等等,各有所出,各有所歸。
尤其是如今,天地的變化,前所未有的劇烈。
業位的加持之下,渾厚無比的天地本源的灌注之下,更是不知道有多少的仙神,對‘修行’都生出了無比的疑惑來。
而這樣的疑惑,憑他們自己,是無法得到答案的,甚至於某些大羅,在這樣的事上,都未必會有答案。
尤其是龍族這種從太古時代完整傳承下來的種族,在這前所未有的‘大變之世’下,他們各自對天地的認知,以及他們各自對修行的認知,更是和龍族所記載的曆史,和龍族的過往,有著前所未有的碰撞。
這種碰撞所形成的疑惑,唯有這聖人所主持的,籠蓋了整個天地的法會,才能得以解釋。
——法會之上,聖人會予以提點,而其他聽道的仙神們,也同樣會說出自己的疑惑,聖人解釋這疑惑的時候,其他聽道的人,同樣也會有新的所得。
所以,無論是誰,都不願意錯過這前所未有的聖人法會。
“但眾龍神亦當清楚,聖人法會,雖然是麵向天地眾生,可也自有其門檻,不是誰都能往法會一行的。”敖丙給在場的龍神們,潑一盆冷水,將這些龍神們飛揚的雜念,都先給按下去。
“誠如玉皇所言,這聖人法會,若天庭其往,聖人看在天地大局的份兒上,自然會網開一麵。”
“但各位也莫要忘了——此次法會所在,乃是在昆侖山。”
“而主持法會的,更是玉清元始天尊!”
“這位聖人的性子如何,諸位若是不知,自可去翻閱龍族之史書。”
“且不提,眾神拋開天地而往昆侖,合眾之力,挾天地而逼迫聖人讓步,令聖人不喜時,在那法會上,能聽明白多少東西,能有多少所得。”
“隻說聽道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