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驪的決策,歸返天地的敖丙
第724章驪的決策,歸返天地的敖丙
“娘娘,開戰吧。”
有蒼老的龍神提議道。
三道人皇敕令之下,龍族的選擇,就隻有兩個——或降,或戰。
和人皇開戰,或者隻是抵抗來自於人皇的壓力,這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可對於龍族而言,無論什麼代價,都比向人皇投降來得好。
人皇的敕令,不隻是對四瀆龍庭而發,四海的龍族,同樣也收到了來自於人皇的敕令。
而在四海,那些真龍們,已經有人提議,要不要倒向天帝那一邊,借由天帝的存在,來支撐人皇的壓力了。
天帝的使者,也已經在四海當中,往來了許多次。
執掌呼風喚雨之能的龍族,對於人族的影響,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在這人族無比強盛的時代當中,無論是天帝還是人皇,都有了要對龍族動手的心思,都不打算讓龍族,繼續遊離於外。
尤其是這位有著超乎想象的掌控欲的始皇帝。
其絕對不允許屬於人族的風雨,被人族之外的存在所掌控。
實際上,在四海當中,天帝和人皇的博弈,早就已經開始了。
四海的龍族,也早就成為了博弈的棋盤。
而四瀆龍庭,因為敖丙的存在,因為驪女的存在,故此一直都被排除在爭端之外——可現在,騰出手來的始皇帝,已經不打算往四瀆龍庭的龍神們,再這麼遊離下去了。
“早知如此,當年我等就該應下熊霸的邀請,封鎖湘水,以阻擋秦國之軍勢。”又一位龍神說道,言語之間,是捶胸頓足的後悔。
“誰能想到,這人族的人皇,會是如此的無義之輩呢?”殿中的龍神們,都是苦笑起來。
他們說的,乃是一樁舊事。
楚國滅亡之前,也想過自救——於是那個時候,熊霸便親自來了淮庭,請求龍族出手,截斷湘水,以此給楚國爭取喘息的時間和偏安的機會。
也就是在熊霸為使者的時候,來自於秦國的使者,也同樣來到了龍庭。
相比於楚國請龍族幫助所給出來的帶來,秦國所給出來的條件,卻是幫助龍庭重奪淮水——而龍庭所要付出的,便隻是在這一場戰爭當中,保持中立,兩不相幫。
重奪淮水的誘惑,再加上龍庭本來也不打算乾涉人間的爭端。
於是,龍庭便和秦國達成了約定。
以義龍君之名作為見證的約定——當時,熊霸也有警醒,言及,秦國毀諾成性,和秦國的約定,並不可信。
但龍庭並沒有將這當做一回事。
畢竟,和其他人的約定是一回事,和龍庭以義龍君之名而立下的約定,又是另外的一回事。
但——熊霸一語成讖。
在攻滅了楚國過後,秦國果真是毀諾了。
那使者以秦國之名和龍庭定下的約定,秦國並不承認,隻說是那使臣,竊據了秦國之名器——而在龍庭要往鹹陽對峙的前夜,那使者,自儘。
在那過後,龍庭和秦國的關係,就越發的緊張。
秦國捕殺真龍以壯王氣的舉動,也越發的明目張膽。
片刻,龍庭的龍神們,都沉默下來,一個個的,都是默不作聲,隻偷偷將目光往驪女那裡瞄過去。
在敖丙的龍庭當中,在敖丙的見證下所立下的約定——但最後,整個龍庭,都被秦國給耍了。
對於龍庭而言,這是莫大的恥辱,而對於驪女而言,這在恥辱之餘,更是一種莫大的羞辱。
同樣的,這也讓驪女意識到了另外的一件事。
那就是,敖丙的大羅之旅,並不會那麼順。
敖丙要鑄就的,乃是信義——但,信義和法不一樣。
違背天規的,會有天庭的力量作為懲戒。
但違反信義的呢?
這有什麼後果嗎?
沒有!
既然沒有後果,那敖丙又憑什麼約束其他人,讓天地之間的生靈,都遵守他的信義呢?
就比如說,此時秦國的事。
連秦國這‘凡人的背信棄義’,敖丙都管不了,都無能為力,那些仙神,那些大羅們呢?
若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就算敖丙走完了他的旅程,重新鑄就了信義,但他所重鑄的信義,也必定會化作一個工具,在天地之間,釀造出一顆前所未有的果實——最後,被他人以背信棄義的方式給摘下。
而到那個時候,敖丙的存在,亦會成為這信義的祭品,成為那犧牲品。
於是,思索之間,驪女便已經有了決定。
“熊霸他們,而今情況如何?”驪女出聲問道。
這問題之下,一位龍神的臉色,也變得尷尬起來。
楚國覆滅過後,楚國的宗室十死八九,楚國的幾位妖神,自然也是被一路追殺,圍剿——而在圍剿之間,就是這位龍神暗地裡出手,將楚國的幾位妖神,給藏在了一處暗淵當中。
“娘娘自然知曉。”另一位名為敖粼的龍神,亦是笑著起來,“敖逡,你以為,若是沒有娘娘出手替你遮掩痕跡,你真以為你帶著熊霸他們,能逃得過秦國那些方士的追蹤?”
秦國方士,亦是天地之間相當特殊的一群存在——他們,應該算是人仙之列。
而他們本身,亦是不求法力,而隻求修行者所參研的各種法與各種術。
對於尋常的仙神而言,能精通一種術法,就足以自傲,但,很多方士都如同敖丙一般,精擅許許多多的術法,更擅長於,以術法撬動術法,通過術法的堆疊,反應,將一種術法的威能,增進到一種無比強橫的地步。
不過,方士們的奇特之處在於,他們是難以長生的人仙——他們所參研的,亦是術與法,而非是道,非是法力,可他們所追求的,卻是長生。
是拋開了法力和大道過後,以術與法而成就長生。
一個南轅北轍,但卻非要求同一個終點的,堪稱不可思議的道路。
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據一些仙神所說,那方士群體當中的某些大方士,已經觸及到了以術和法而成就長生的可能,已經摸到了‘長生術’的本質。
能夠在拋開了法力的情況之下,舍棄了法力而駕馭術與法的威能,甚至於借此摸到長生,那些方士們在術法上的造詣,可想而知。
而在這些術士的追蹤之下脫身,有多難,亦是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