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玉皇入昆侖,公明出金鼇
第767章玉皇入昆侖,公明出金鼇
不過,相比於其他的遍知者而言,開明的存在,就不是那麼好‘欺負’的了。
其本身,便有著相當強悍的實力,不輸於全盛之時的白澤。
而且,其常年立於西昆侖不出。
天地之間,自聖人以下,有許許多多的勢力。
一些勢力,不值一提,也有一些勢力,便是連聖人,都要尊重。
而西昆侖,便正是後者。
自西昆侖立於天地以來,其行事,便一直低調而保守,少有參與天地的各種爭端。
有弱水橫絕,隔斷西昆侖之內外。
這是真正的弱水,無比險惡——自開天辟地以來,不止一位的大羅,埋骨其間。
而那些隕落的大羅,亦是令這環繞西昆侖的弱水,越發的神秘莫測,也越發的險惡。
更不要提,西昆侖的主人,西王母更是自開天辟地以來,便橫絕天地的存在。
這無數年來,西昆侖之地,早已是被西王母給經營成了一片銅牆鐵壁,一處哪怕是對於大羅而言,都堪稱絕境的地域。
是以,要謀劃西昆侖的開明,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更不可能用強。
是以,對於開明,一眾大羅們商議過後,還是決定先禮後兵。
先以一種主動積極的姿態拜訪西昆侖——他們就不信,這一次殺劫之下,成聖的機緣之前,西昆侖的大羅們,會不在意。
不過,西昆侖行事,保守而又謹慎,和西昆侖之外的人,少有交誼,所以,就算是要拜訪西昆侖,也需要有一個中人。
如此,才好引出話題,並且不引起誤會。
而這個中人,自然便是而今的天帝,玉皇!
玉皇的出身,很是神秘。
其乃是在妖庭覆滅過後,突然出現在天地之間,然後被六聖公推,成為新的天帝。
有一種說法,說玉皇實際上乃是六聖之師鴻鈞道祖座前的童子,被鴻鈞欽點成為新的天帝。
可實際上,看闡教弟子對玉皇的態度,就知曉,這說法實在是荒謬——若其真是鴻鈞童子,常伴鴻鈞身側,那闡教弟子,哪裡敢對其不敬?
就如而今,闡教聖人身邊的白鶴童子,同樣隻是一個童子,可闡教弟子,有誰敢無視白鶴童子的存在?
更不要提,鴻鈞道祖身邊的童子了。
實際上,玉皇能成為新的天帝,乃是其在妖庭覆滅過後自薦。
然後,其幾乎是逐個的拜訪了天地之間的每一位大羅,向那些大羅們闡述了自己治理天地的理念,最後,才得到了聖人的支持,成為天帝。
當然了,在這過程當中,其道侶,也即是出身於西昆侖的瑤池娘娘,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可惜,在成為了天帝過後,玉皇的精力,便一直被各種錯綜複雜的東西所牽絆,他在成為天帝之前,向諸多大羅們所描述的藍圖,也完全蕩然無存。
甚至於天庭的威嚴,都越來越淡薄,他這位天帝,也隻能成為一個裱糊匠一般的存在,在天地之間,隱隱的有成為笑話的架勢。
比如說這一次的殺劫,這天人之戰——其起因,便是因為玉皇被闡教弟子輕蔑,然後遷怒於人族,以人族祭祀的輕忽為由,斷了人族的風雨。
按照過往的慣例,接下來的發展,無非便是人王祭天請罪,消弭天帝怒火。
但這一代的人王,卻是個強勢的。
天帝停了風雨,便悍然起兵伐天。
天人之戰至於今日,雙方的勝負如何,倒也不好界定,但是天庭當中那些執掌風雨的神靈,卻因為是首當其衝之故,已經是死了一批又一批。
到如今,那司雨之責,都成了一個燙手山芋,令人避之不及。
不得已之下,玉皇亦是將司雨之責,扔到了龍族的身上,將龍族找來頂了這個鍋——淪喪了無數萬年的龍族,便是以這樣的一種姿態,重新取回了那呼風喚雨的權柄。
被壓製了無數萬年,沉默了無數萬年的龍族,亦是以這種姿態,重新的回到了天地當中。
同時,闡教、截教,乃至於西方教的弟子,也都在這個時候,回到了自家山門,回到了聖人的麵前,向聖人問起了白澤之言。
“愚蠢。”西昆侖當中,開明看著出現在自己麵前的玉皇,神色當中,不無陰沉,也絲毫不掩飾,自己對這個‘姐夫’的不滿。
這不滿,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正的,發自於內心的不滿。
開明都不知曉,玉皇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初見時,其雄姿英發,縱論萬古,可在真正的成為了天帝過後,卻是沉迷於各種陰私算計,絲毫不見曾經的豪雄氣魄。
早知如此的話,他們當初,絕對不會幫助玉皇。
“未來可見,亦不可見——一旦見了,便必然錨定,不可更改。”
“是以,天地之間,敢於窺測未來者,都隻敢窺其一隅,不敢見其全貌。”
“聖人之變,何其重也?”
“我若窺之,若隻是見得一角,也就罷了。”
“可萬一,我見到了那新的聖人呢?”
“這一見,便注定了那聖人的顯化。”
“以聖人之能,也足以將這一見,當作注定”
“於是這一眼過後,其他的道友,便都沒有了機會。”
“如此,道兄還想要我於白澤之後,再看這一眼嗎?”
“那就不看了。”聽著開明的言語,玉皇的神色亦是微變,當即就改了主意。
而看著這‘知錯能改’的玉皇,開明,卻是越發失望。
“得和姐姐談一談了。”
“不然的話,西昆侖遲早被玉皇坑死。”
……
“聖人之事,不可言也。”寬闊無比的碧遊宮中,通天教主高坐雲床,悠然出聲。
其確定了白澤所說的,這一劫當中,會有聖人顯化的言語,但卻嚴禁門下弟子,去追索聖人相關的線索。
片刻,等到那些弟子們,都安靜下來,通天教主才是屈指一扣。
“餘今日以來,新參悟一法,今日,便說與你等一聽。”
講道之間,金鼇島外,又有童子前來通報,言及,金鼇島外,有龍族拜會。
金鼇島落於東海,和龍族比鄰,作為曾經的太古三族餘孽,龍族在天地之間的地位,堪稱尷尬,是以,龍族不止一次的,想要求得金鼇島的庇護。
每逢金鼇島上有什麼法會,每逢什麼時令,龍族必定會有人到金鼇島外拜見,奉上各種大禮。
縱然每一次,金鼇島都不曾收下龍族的禮,也不曾見龍族的那些真龍,更不曾對龍族有絲毫的庇護,但龍族對此,也依舊不敢有絲毫的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