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橐車之內駭人景
第783章橐車之內駭人景
“王都,為虎方人道之君。”
“白虎道宗,則是此間仙宗之首。”
“這一個體係之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避開這兩處。”
“但這兩處,分彆落於虎方之東西,遙遙相對。”
“就如異獸之雙首。”
“無論你我在任何一處動手,都會讓另外的一處,有一個緩衝的時間。”
“這時間,不足以讓他們撇清乾係,但足以令他們將這邪道傳承隱藏起來。”
“傳承不滅,殺再多的人,都沒有意義。”
“若隻是為了殺人,你我在更早之前,就應該動手了。”敖丙說著——荒山之下,有大車在遮掩之下,緩緩而至。
在這荒山駐留,並非是隨意選擇,而是因為這荒山,位於這虎方國的一處要道之間,大規模的隊伍,無論其要往何處去,都會在這荒山的視野之下。
也正是如此,這荒山處,常備一支虎方偏軍駐守——著甲八十副。
其中,三副甲位於這荒丘之巔,俯瞰四方。
而中間的要道旁邊,便是軍寨駐紮之處。
往來的行人也就罷了——但各種貨物,卻是都要在這軍寨當中檢驗過後,方能離去。
八十副甲,不是尋常的鎧甲,而是能勾連地脈,直接從地脈當中抽取力量的機甲。
再加上人道之氣的鎮壓,就算是來上十個八個的太乙,都要飲恨。
他們鎮壓在這裡,可以說是令此間的局勢,穩如泰山。
也正是這種自信,虎方國的人,也不介意其他人登山而上——隻要不踏進軍營附近,不靠近荒丘頂處的望台。
軍寨當中的軍氣壓製之下,那大車當中的各種禁製,亦是稍稍一搖。
感受著那大車當中散出來的氣息,敖丙和趙公明的目光,便都是微微一動。
“青龍道友,你感覺到了嗎?”一枚定海神珠,在趙公明的掌中浮現。
珠子的表麵,有微微的漣漪湧動,流光溢彩。
此乃生機的映照。
那大車當中,有晦暗與駁雜的生機顯現。
而且那生機,極其的濃鬱。
拋開純粹而言,其量,甚至是能和金鼇島上的一些仙草相媲美。
“那些活死人的屍骸,應當就在此間了。”敖丙的目光,亦是落到那大車之上。
也隻有許許多多的生靈,被堆積到一起,才能聚集成這又龐大又駁雜的生機。
片刻,看著那大車,平穩的穿過此間的軍寨,掛著軍寨的大旗,往虎方王都的方向而去,敖丙便又是出聲。
“看來這件事所牽扯的,不僅僅隻是虎方國的修行者和貴族,更是連虎方國的軍隊,都是其中之一。”
一開始的時候,敖丙和趙公明,認為虎方國的軍隊,雖然也在那魂魄耗材的體係當中——但那軍隊,應該隻是受其利,而不知其本質。
畢竟,相比於那些貴族和修行者而言,軍隊的士卒,都是比較純粹的。
但如今,看這大車光明正大的從此間經過的樣子,顯然,他們兩人的猜測,是有些疏漏的。
“若是連虎方國的軍方,都徹底卷入其間,甚至成為了這體係的支柱,那道友的王都之行,其危險,怕是比想象的,還要大。”
如果軍方卷入不曾過深的話,那帶著人王敕令的敖丙在虎方王都所麵對的,便隻是虎方國的那些貴族,以及那些貴族所養的私兵,和他們交好的修行者。
但軍方卷入的話,敖丙要麵對的,就是虎方國的大軍了——不是什麼私兵,而是真正的,能著甲,能直接引動人道之力,如同眼前一般,隻八十甲士就能鎮守一方的精銳大軍。
坦白來說,就算是有著先天靈寶護身的趙公明,都沒有在精銳大軍的圍殺之下脫身的把握。
——天地之間其他的人,會在乎趙公明這截教的出身,但那些著甲,連自己性命都不當一回事的大頭兵,又哪裡會將趙公明這截教的出身放在眼裡?
在那些甲士的眼中,性命隻有一條,可謂是天地之間,最為公平的事。
至於說修行者生機悠長,以及各種替死之法,那以魂魄為燃料所推動的法門,就是奔著修行者的元神魂魄而去!
所以,就算是修行者,都很難挨得過人道大軍的圍殺。
就算是先天靈寶,都會被人道大軍,以無窮的代價給汙了其中的靈性與靈光,從先天的層次上跌落下來。
“無非也就是一個殺字,一個快字。”敖丙沉吟了片刻。
人道甲士,的確有引動人道的力量——但這前提,並非是人道大軍本身能勾連人道。
他們所勾連的,不是人道,而是人道當中的各個節點。
通過各處的節點,人道之力,才能落到那大軍當中。
不然的話,大軍當中的,也隻是單純的大軍軍氣,而非是人道之力。
而銜接人道的節點,則是從人王開始——然後,是各方的諸侯,是各處的將領——最後,才是那些集結的甲士。
“虎方國之軍,乃是諸侯之軍,非人王之軍——所以,他們銜接人道的節點,在於虎方國君。”
“隻要我動手夠快,能在大軍集結之前,確定虎方國君和此事的關係,然後將虎方國君斬殺,就能癱瘓虎方甲士的人道之氣。”
“一直到虎方國的新君接受人王敕封之前,虎方國的甲士,本身的實力和應對變化的能力,都會大大削弱。”
“甚至有可能,連鹿台都連不上。”
“聽道友之意,倒似乎是那虎方國君,一定就涉及到了此事當中一般。”趙公明臉上的笑意,很是勉強。
畢竟,那是一國之諸侯。
以整個人族的龐大體量,這數量,也不過八百——天人開戰至今,人族的將領士卒死了不少,但諸侯,卻是一個都還不曾死過。
而現在,麵前這位青龍,卻是一副理所當然的,要斬殺那虎方國君的架勢。
這般的酷烈姿態,屬實是令趙公明,不太適應——最關鍵的是,趙公明並不清楚,麵前的青龍,到底是隨便說一說,還是真的奔著斬殺虎方諸侯去的。
“道友,雖然人王有敕令,許你在人間核查生死——但那終究是一國之君,八百諸侯之一。”趙公明試探著道。
“就因為是一國之君,此事才必定離不開他。”敖丙說道。